羅友春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觀田逸夫小學,江西 南昌 330012)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發展,學生的課堂主體參與程度越來越別人所重視,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其語言專業素養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低年級是學習語文的起步,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從閱讀到說,從說到寫,從句到段,課上與課下相結合,教師要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不斷積累的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并將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樂于學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學生在學習中有很多正常人的心理需求,比如好奇心,探究心,自信心等。學生的心理影響著自身的心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小學生年齡小,正是好奇心形成的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好奇,好奇心明顯高于成年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我能做得比別人都好的求勝欲。對于小學生來說,成功路上的困難會讓小學生的心理得不到滿足,使學生處在失敗的痛苦之中,導致學生的身心受到極大傷害,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戰勝失敗,走向成功,從快樂走向更加快樂。
創新方式的改革主要方式就是考試,考試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方式。許多學生一說起考試,就會產生畏懼心。對此教師要改革評價方式,對其進行創新,構建一個關注學生發生的語文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好考試的功能,保證學生愉悅的心情。考試內容的設計要科學合理,選擇合適的考試時間,將考試的難度降低,采用多種多樣的考試形式,讓學生在考試中體驗到快樂,產生自信,產生求知欲望。[1]采取微型考試的模式,在每堂課的教學之后進行自主檢測,將教師的評價作為學生對學習的鞏固,作為一次尋常的教學實踐,對學生進行檢查。實行實踐的運用評價,舉辦演講比賽,成語接龍等一些模式,改變傳統單一的書面測試。
隨著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實踐,將識字更好地帶入到生活當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根據學生的興趣勾勒出生活中的物品,并且圍繞這些情感來開展教學活動。每個活動都應該有一個不同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去思考,收集資料。活動是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師要將教學模式與社會生活相連接,讓學生從自我狹小的空間當中邁入到更加廣闊的環境當中,吸收更多的知識,擴大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當學生真正的掌握識字方法之后,就會自主地去吸收更多的知識來提高自身的能力。
西方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游戲是學生興趣的來源,是學生滿足的動力與源泉。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紀,對游戲有著別樣的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生的穩定性與持久性。比方說,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采用找朋友游戲,在課前教師在卡片上寫下不同的生詞,上課時將這些生詞發給學生,讓其去找與之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句子[2]。另外,還可以使用成語接龍,誰是臥底等一些游戲方法,將游戲帶入到教學當中。游戲與教學的融合更容易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文字的領會程度,進一步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地學習老師,良好地學習方法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的基礎條件。使其能夠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將這種興趣長久地保留在學習當中。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當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課件。通過圖片、視頻等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的求知欲。采用激發學生興趣來促進學生學習,例如,在一堂課的開始給學生講述一段故事,通過故事引出下文,喚醒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引導,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受學習工具,人文因素等一些條件的影響,導致學生對一些教學、知識、難點、重點不理解,很難進行突破。僅靠一些簡單的操作和語言教育是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要通過多媒體課件來進行表達。利用課件教學能夠及時對教材難易程度進行掌握,對難點重點進行示范,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課程中的應用題,應使用軟件來進行演示,對教師教學加以輔助;創設相應情境,讓學生了解文章和作者之間的關系。
大多數教材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許多的文章會讓學生聯系到自己的體會與經驗。這是一個激發學生口語水平的一個好機會。在初一下冊的語文課本中,展示出許多童年生活的語句。童年生活以及感受是人們心中的寶藏,是人生長河中的發源地。對于童年,每個人都有許多的童年故事要講。對此,應設計一個以童年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進行交流[3]。童年時代離學生很近,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內心想法,學生有許多的素材,設計這個主題能夠激發出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踴躍發言,將自己生活中的開心,苦悶,心酸,感動的事情講述出來,借此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天使,都有豐富的情感,更何況是正處于無憂無慮少年階段的學生來說了。所以要充分將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發揮出來,設計學生既感興趣又熟悉的話題,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出來,進一步培養學生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育是進行知識創新,傳播以及應用的主要因素,是學好語文,培育創新精神的搖籃,是以后閱讀教學的鋪墊。所以要加大改革力度,將閱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知識,不斷地理解,創新,積累,來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