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珍
(南昌市京東學校,江西 南昌 330029)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學生重點學習的學科,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文思維能力重要的載體。教師應充分利用古詩文內容,將我國古代文字具有的豐富性特點講解給學生,不僅豐富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提升古詩文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至關重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能力,既能將自己的思想清楚的表達出來,還能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思維能力綜合的表現形式,學生具備較高的思維水平,可以快速完成寫作和說活,同時還能準確的表達出核心思想。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由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共同組成,借助思維能力,學生對古詩文都有獨到的見解[1]。
小學階段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這是普遍現象。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要的途徑。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應將古詩文中獨有的審美意境,通過不同的方法表現出來,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審美意識,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會感受到學習古詩文的樂趣,有助于學生投入全部的精力進行學習。
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悠久歷史典型代表,其中蘊含的文化修養,學生通過學習后有助于提升核心素養。以古詩文中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為例,學生以古代詩人視角,對山川河流進行學習,使學生的精神和文化,都蘊含傳統底蘊,從而影響到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具體表現在待人接物、文明禮儀等方面。
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結合教材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并在教學中運用創新型教學方法,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思想,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文化修養等,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通過板書書寫,講解古詩文中的蘊含的文化內涵,要求學生通過板書理解和掌握古詩文內容,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處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而且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氣氛,致使教學效率不斷下降。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借助信息技術,制作以動畫和視頻等內容的課件,將古詩文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采用信息技術進行古詩文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還能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文的樂趣。教師在采用信息技術進行古詩文教學時,應深入到教材內容中,結合教材內容制作合理的信息課件,通過播放音樂作為教學背景,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將情感與思想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以此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加深對古詩文的理解,而且還能從文化修養、精神狀態層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古詩時,為使學生深刻理解作者通過廬山雄偉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之情,并分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感慨,要求學生在認識事物時,對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認識的過程,以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將古詩中描寫的景色,以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并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根據字面意思,以動畫內容感受詩文表達的意境,在深刻領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的同時,既要通過動畫課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好河山是思想感情。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處在關鍵的發展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理,教師應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時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樹立為課堂的主體,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特定的教學情境內感受古詩文蘊含的哲理和文化內涵[2]。
筆者在創設教學情境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在探究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望洞庭》古詩時,教師在導入階段以提問的方式,將學生向往洞庭湖美麗景色的興趣激發出來。然后帶領學生反復誦讀古詩,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彩絕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故事情感。另外,教師在介紹作者背景時,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要求學生對作者的歷史背景由深刻的認識,進而在學習本篇古詩時,可以明白感悟本篇詩文,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另外,筆者在講解本篇古詩時,積極進行課外延伸,將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優美的詩句講解給學生,讓學生深刻體會洞庭湖氣勢雄壯的自然景色。在完成教學后,筆者仍以問題的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后練習中,收集與洞庭湖有關的古詩或者文章,將自己閱讀后感受,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交流,有助于拓展學生學習視野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樹立為課堂的主體,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采用創新教學方法,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還能有效增強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