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奕
(江西省瑞昌市第三小學,江西 九江 332200)
小學數學活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為目的,圍繞數學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以數學思想為指導、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感悟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的實踐活動。小學生的數學活動與科學家的數學活動不同,它更側重于在數學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的一個模仿探索、發現與創造的活動。這種數學活動的對象不是完全由符號、概念和規則等構成的邏輯結構系統,而是一個含有經驗、直觀的邏輯結構系統,數學活動的目的更多的是“接受”已經發現和創造的數學,提高數學活動主體的數學素養。
數學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主要側重于數學知識點間的關聯性,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以及與日常的關聯性,由此可看出,數學與各學科間具有普遍關聯性,教師應從學生生活出發,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使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在“測定方向”的小學二年級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及辨別后,可為學生開展一堂有關數學方向測定的實踐活動課程。學生長時間在校園中學習與生活,肯定對學校環境有了充分的了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看到的很容易地用畫筆繪制下來,加上教師在旁指導,學生也能很快掌握校園平面圖的繪制要求。因此,為讓學生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可充分利用教學條件,發揮學生所學數學知識,利用指南針,或者方向板對學校環境進行測量,并能準確地說明指明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使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落,生活中出現的食物均能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教師為提升學生的擴張能力,可在測定校園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情境,將“校園測定”延伸至“校園設計”,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以及實踐活動中運用到的測定方法,發揮聯想,用畫筆重新對校園環境進行繪制。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能活躍思維,還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機會,提高創新能力。
數學實踐活動它也存在著一個教與學的問題,也有一個教學過程的問題。其關鍵在于教師,數學實踐活動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是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主活動緊密結合的過程。
教師要做出色的活動謀劃者。教師在活動前,應創造性地設計活動方案,在活動方案中,要有明確的活動目標,活動前知識技能的鋪墊,實踐活動工具的準備,活動開展的步驟,活動后科學、合理的評價等。教師要選擇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實踐能力培養的活動,不拘泥于數學課本的實踐活動安排,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
教師要做出色的活動指導者。教師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特別是長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應融入到其中,不時地給學生撥正方向,解決遇到的問題,在學生活動取得一定成績后,及時鼓勵、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經常和學生交流,生成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提前預習課本知識,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乘法口訣表”之前,先讓學生自己預習,然后將自己發現的規律寫下了,第二天上課時與同學們相互討論,比如說每一列、每一行相鄰兩個乘法公式之間相差的值是相等的;每一行的最后一組數:1,4,9,16,25,36,49,64,81,是1到9這9個自然數的平方形式等。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出幾道有關乘法的應用題,比如工廠加工零件的例子,假設某工廠每小時可以加工200個零件,每天工作8小時,那么工廠一天共加工多少個零件?一星期共加工多少個零件?讓學生了解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發現乘法的用處,也理解什么時候用乘法。這種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數學思維能夠進一步完善。
陶行知先生提倡學習知識不僅僅要大腦學習,還應該在實踐中去探索和驗證數學知識。理論的知識體系理解和梳理很重要,而實際的動手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學習數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數學知識概念的學習和數學題目的運算是基礎,而對于數學模型的實體接觸是學習數學的更進一層的理解和深化認識的具體方法和重要途徑。小學生好動的特點有利于課堂動手實踐活動的實施,更加符合小學數學邊學邊做的課堂教學形式。比如學習長度單位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學生用卷尺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和寬度,學生可以測量自己的課桌長度,也可以同學之間互相測量身高。在學習數學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圖、測量,也可以進行實物拼圖、立體實物堆積,使得數學學習從抽象變為具體,通過手動操作,既能使得學生掌握數學中具體圖形的特點,也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圖形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能夠將這種手動操作活動以小組劃分,還能夠通過組內學習和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對于小學生而言,當數學和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當數學包含數學思想和方法時,數學才是有挑戰的;當數學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時,數學才是有趣的。數學活動讓數學變得有生命力、有挑戰性、生動有趣,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體驗數學強大的吸引力和無窮的魅力。在數學活動中,可以實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真正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為小學數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