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英子
(江西省鉛山縣汪二鎮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500)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至關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工作在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特別是思想道德素養方面占據著重中之重的地位。學校在學生學習時期開展德育工作的具體情況,甚至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會產生終身性永久性的影響,因而這一問題絕對不可輕視。本課題面向小學階段,從當代新的時代背景與教育需求入手開展分析,強調德育教育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關鍵性意義,分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的具體現實性可行措施,以切實提高學生德育教育教學的實行水平,達到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和規律性的學科,對人們的自覺和自律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成績好,對數學興趣高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往往更加自覺、更有效率。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開展德育滲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質量。例如,在教授“時間”知識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成長,通過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活來感受時間永遠不會回歸的規則。引導他們珍惜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制定科學的個人休息計劃,善于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起床時間和家庭作業時間應該是固定的、及時的,而不是延遲的。這些習慣的形成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教學中,我們還應善于處理傳統價值觀與現代選擇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優秀的傳統數學文化來感染、培養和教育人。這樣學生就可以完善自我發展。鑒于目前的西方崇拜現象,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善于運用中國古代文明的智慧結晶,讓學生明白在數學領域中,中國文化依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為祖國感到自豪,培養良好的歸屬感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引導他們從小就樹立崇高的志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中包含的豐富知識體系,改善其認知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模仿是一種十分主要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的行為會對學生的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古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學生將教師視為學習和模仿的主要對象,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技能上做出努力,還要確保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道德水平。在學生的德育過程中,教師就是最重要的一本教材,只有教師保持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夠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在德育方面。教師不僅要保持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還要重視“言傳”,在日常的教學和工作中,一旦有合適的機會,教師就要向學生滲透德育知識,將德育和數學教學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加強數學學科教學的專業水平建設,同時還要不斷強化自己,積極學習教育心理學、社會學、思想品德等學科,是自己能夠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僅教書,還要育人。
眾所周知,德育過程不僅是說教的過程,還是陶冶情感的過程。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表現出來的精神品質對小學生的熏陶作用是強大的。教師要教好學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天天寫日記,教師就必須堅持自己天天寫日記;無論寒來暑往,學生天天都晨跑,教師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同學生一道晨跑。教師自身的語言、行為、穿著打扮等都能夠影響學生,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例如,要上好一節精彩的數學課,除了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備好課之外,在上課的時候,教師的衣著要樸素、整潔、大方,說普通話,語言要清晰、明了,板書要工整、美觀。教師靈活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慈和的眼光、親切的笑容鼓舞小學生,用和藹的教學語言熏陶小學生。課外輔導的時候,要充滿耐心、愛心和細心。由此,小學生既會對數學產生越來越濃厚的學習興趣,又會在內心深處產生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久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且具有一經形成便不易改變的傾向。在小學階段德育教學是為學生的長久發展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培養良好的數學習慣,對學生的道德水平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如果能在這一階段便培養起學生的道德水平,學生的長久發展也就具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因為數學本身便要求邏輯上十分嚴密、語言上十分精確,教師自然便要將這種精神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學生的數學品格。在德育教育要求下,我們要求教師要重視數學教學的這種作用,并不斷將它發揮出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逐漸形成對每一道題目都認真、對每一次測試都負責的態度,要勇于獨立思考,并且敢于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積極克服;要不懼錯誤的挑戰,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正視錯誤并不斷改正。例如,在學生計算數學題目的時候,學生需要時刻注重思維能力的條理性,理清做題的思路框架,確定計算的先后順序、能否簡便計算的問題,并時刻注意細節,自覺檢查,重視數字、符號、小數點等易錯點,端正學習態度,充滿耐心,以擁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小學數學教科書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點。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現實,按照自己的能力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時,教師要注重人的行為模式,注重教師道德的培養,注重自己的專業形象和專業語言,隨時隨地用言行來影響和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