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學,江西 宜春 336000)
數學教材是數學課程內容的載體。高中數學教師在選擇與數學教材相符合的現代生活時,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符合課程計劃的規定。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更是一個動態化的社會,是在不斷發展的,高中數學教師也要用一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高中生發展空間還很大,每天通過多種渠道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智力發展水平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高中數學教材中選取的內容是根據絕大多數高中生的共同基本要求出發的,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高考的考試方向,進行靈活性的教學,要適當的安排選學內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對教學內容彈性的進行教學,可以刪去部分內容,同時還可以添加一些與生活實際非常接近的內容。
雖然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是由于數學思維是學生自身所具備的一項思維能力,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在具體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僅完成較淺層面的知識學習,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難以得到拓展。由于教材層面的知識理解起來相對簡單,學生很難發現更深層知識下的數學思考方式,其自身的數學思維很難得到鍛煉。結合這一情況,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把基礎知識講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先進行深入思考,最后再與學生共同完成深入分析。例如在講解“集合”有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設計合理的課堂導入,教師可以先通過具體的舉例等方法,使學生對交集、并集、補集的基礎性概念產生一定的了解,然后留給學生與三種概念相關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了解交集、并集、補集在具體數學題目中的應用。由于學生已經對三種集合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拿到具體的題目后,他們會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了解集合的具體應用。在進行思考的過程中,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學生的創新能力,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孔子認為“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我們對感興趣的東西會不知不覺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并且對于克服困難具有更大的勇氣和信心。興趣是使人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主動”發生于學生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要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首先應培養學生對困難和失敗的正視。數學是由一些冷冰冰的數字、字母、符號、圖形構成的,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且困難重重,這是對學生的一種挑戰,如果及時克服了困難,就會向前邁出一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學習也就會更積極、主動。把學習上的困難看作是取得更大成功前的必要的心理情緒,而不是失敗的前兆。其次是鼓勵學生進行嘗試,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會積累經驗或教訓,敢于嘗試的人,他的興趣必然會越來越濃厚,學習的干勁越來越充足,成就感會越來越高,他也會很快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
多媒體教學法是新課標改革熱推的主要教學法,是最契合時代的一種教學方法。數學教師也需要借助這種工具幫助學生構建特有的數學思維,從而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教師在課前應制作適合課堂需要的PPT。其次,教師應該在PPT上設置一定的師生互動環節,活躍整個課程的氛圍。再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具有普及性的數學趣味鏈接,用來緩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疲勞感。高中生面臨繁重的學業和升學壓力,這使得他們在課堂上整體呈現出沉悶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力,可能會出現節奏跟不上,思維疲勞等現狀。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數學趣味性鏈接,暫時放松學生的思維,緩解學生學習壓力。
在課堂中,作為教師,不是要一一把題目解答出來,關鍵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去解題,全班幾十個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思維想法,這就為多渠道解題打開了閥門,也許一節課下來,就解決了一道題,但是全班同學自己動腦筋想出來的,并且有好幾種解法,這比教師一個人在臺上講十幾道題效果要好很多,學生自己真正體驗到了解題的快樂,并且樹立了信心,以后遇到問題也有動力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等著教師來解答,學生自己思考解題的過程就是培養數學思維的過程,這樣的實踐是深刻的。高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數學解題過程,更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要舍得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探討研究。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要相信學生。同時為了讓學生在解題中能夠降低難度,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活動方案。數學是一門邏輯嚴密,系統連貫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同化或者順應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數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解題過程,讓學生在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檢索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剖析新舊知識的分化點,并且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呈現出自己的建構過程。這樣能不斷改善自己的認知策略,不僅能夠學會數學,而且越學越聰明,有力地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具體的能力素質,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結合具體的數學理論知識和具體數學題目,鼓勵學生不斷進行思考,并且激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式,自主完成題目的解答。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會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其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基礎掌握情況和實際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完成高效的題目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