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厚
(重慶市綦江區永城小學,重慶 400000)
我國的書法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有其鮮明的藝術性與實用性。對于參與者情操的陶冶和書法素養方面的培養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書法文化在發展時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社會現代化的發展,對傳統的書法文化發展形成了抑制,導致我國書法水平整體下降。對于古代書法家的作品,雖然感興趣的人還會對其進行收藏與欣賞,但是缺乏了學習書法的熱情,人們更愿意將寫這項任務交給各種電子產品進行處理。弘揚書法藝術,是當代書法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科學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互聯網和計算機等的普及應用,使得人們接觸的文字更多都是電子版,鍵盤逐漸成為人們文字表達的必需品。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逐漸喪失了書寫能力。但是文字書寫能力是人們內在修養中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品質。漢字作為人類發展的重要的文化產物,其每一個文字中都蘊藏著不一樣的情感。通過了解漢字,也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這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書法作品一直受人們追捧,通過對小學生書法技能的培養,可以強化其審美能力和對事物的鑒賞能力。而且,書法的練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這就需要學生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而相對初高中生而言,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是比較小的。為了使其在后期的學習中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就需要提早對其進行書法教學,這樣才便于其后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書法也可以幫助人養成良好的心性,小學生通過書法的練習,可以進一步加強自我修養,練就理智和沉穩的性格,對于其后期的學習和成長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現階段,社會中的相關書法培訓的機構不在少數,這些書法相關培訓機構,主要是針對學生進行實際的書法比賽而經營的。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書法教學時,忽略了臨帖方面的教學。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進行比賽,進行相關的教學,讓學生一直準備一副作品的練習,然后教師將其作品進行投稿。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書法獲獎率,有著十分顯著的提升,但是卻缺乏了書法中基礎部分的教學,學生只學會對一副作品進行臨摹,缺乏學習書法的自主性。書法教育者們應該明確這種現象對于書法文化發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改變原先的理念,將書法的教學工作的導向,進行重新擬定。在教學工作方向轉變的同時,學習書法的學生也應該參與其中,對于學習書法的目標進行明確。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對于學生的后續發展更加注重,而不是進行比賽能力的快速養成。需要對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進行提升,學生需要對基礎的書法知識進行學習,更好地提升其書法水平,再考慮是否將所學用于書法比賽之中。
我國新課改中要求轉變過去教師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在小學書法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書法學習中獲得各項基本素養。傳統的書法教學中,書法教師害怕小學生理解能力較低因而在教學中面面俱到,從漢字的偏旁部首、構造一直到漢字的整體書寫技巧全部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這種模式下禁錮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書法教師可以采取有限教師的手段,在書法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搜集資料和預習,獨自了解漢字的起源和構造等內容,教師成為書法教學的引導者,僅僅在課堂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書寫規范等問題,使小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使他們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培養了小學生的自主性,滿足了核心素養的要求。
書寫漢字不是用簡單筆畫拼湊出來的,也不是用幾個形體隨意組合起來的。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漢字形體以及結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讓學生明白在書寫不同結構的漢字時,需要按照筆畫的先后順序去規范書寫。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中所出現的錯誤筆順,最終通過各種筆畫筆順的練習讓學生可以掌握漢字的書寫要領。先橫再豎、先寫撇后寫捺、上下結構的漢字先寫上后寫下,左右結構的文字先左后右等。在學生書寫漢字時,教師也要觀察他們的筆順結構是否合理,幫助他們逐步掌握漢字的筆順特點和結構特點。
小學書法教學課堂不僅是弘揚中國文化藝術的主要陣地,同樣也是幫助國家培養書法人才的起步之地。所以,作為小學書法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把學生的長期發展作為教育動力,并通過先進的教學思想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最終可以滿懷熱情的走進傳統書法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