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翠燕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以廣泛且有效的應用,該教學模式成為目前初中英語中的主要課堂教學模式之一。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體地位的教學缺陷,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互聯網+”對教育行業影響不可忽視。早期互聯網運用多媒體教學,尋找素材,互聯網+時代下教育形式更靈活、范疇更廣。如網絡課堂的推行,使得優質教育課程資源更大程度上得到推廣和共享,使得受環境等條件限制名師匱乏的地域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學,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教育公平的有效促進。互聯網的搜索引擎在大數據營銷技術下還會部分根據搜索記錄和偏好推薦相似的課程,“互聯網+”時代先進性和便捷性極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精準度,擴充信息量,增大知識量。英語教學中增加了情景交際,學生用網絡搜索幫助解決問題。可對比英式和美式原味英語,開闊學生視野,增加知識量。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中,上課時教師激發學生興趣,多媒體技術加網絡,展示生活中的英語,剛入中學的學生學習動力強,好奇新鮮事物,學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傳統教學教師命令式的方式,學生會產生抵制心理,不愿學習或沒興趣。然而教師上課在互聯網+模式可通過圖、文、像、聲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身臨其境。
傳統課堂是教師講,學生聽。新課標推進后,主體關系發生了變化,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體。打個比方,傳統英語課堂好似教師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設計往外“扔東西”,學生則能“接”到什么是什么;而新課標推行后,通過英語教師利用互聯網進行“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預習、復習,教師上課就不再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扔東西”,而是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送東西”,學生少什么,欠缺什么,教師就及時地送達,對于英語學習的難點、易混淆點,教師在課上統一強化,課后認真鞏固并及時監督學生查漏補缺。例如,在初中英語學習時,需要學生養成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對于學習狀態一般及偏下的學生來說,這一學生群體大多是想要學好英語的,但是由于不知道從何入手,就會逐漸地對英語失去信心。因此,當“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通過“互聯網+”產生后,學生可以有效地利用上述條件進行高效學習。微課之所以成為微課,是因為其在授課時間上較為短暫,只停留在10分鐘之內。所以學生可以在課前,利用十分鐘時間對上課內容進行預習。這樣在課堂上遇到重難點時,可以集中注意力,一舉攻克難關。
“互聯網+”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形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網絡上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和有效配置,并在課堂上利用這些資源給學生建構一個擁有較高信息質量的英語學習環境。首先,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將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教學相結合,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重構良性的教學環境,進而從多種資源中提煉信息,實現教學資源利用價值的最大化。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和協作,即將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相結合,具有去中心化和去邊緣化的特征。其次,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如利用音頻、視頻等給學生提供一個立體的學習環境,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最后,在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根據每堂課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通過制作PPT和微課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愛上英語;或者在每堂課開始前幾分鐘,讓學生復述上堂課學習的內容,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內化所學內容,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現如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按照教材大綱的要求與實際教學目標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將多媒體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將影像或視頻等內容合理地融入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在情境中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Whereismyschoolbag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圖片或視頻為學生展示出不同的場景,如table,chair,desk,radio,sofa,bedroom等,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書包在哪里。情境式教學加深了學生對英語語法及詞匯的理解,便于學生進行記憶。
答題器的使用,使互動性更強的隨機和搶答取代了舉手這一傳統答題方式。搶答多適用于朗讀、回答問題,表演對話等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隨機則適用于選擇、判斷、填空等較容易的學習任務。隨機意味著大家機會均等,每個人都可能被抽到,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少數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的現象。平臺還配有課堂數據收集功能,學生使用答題卡完成答題后,幾秒鐘答題情況就可以統計出來:誰答對,誰答錯,誰未答,這些都清清楚楚,有效改變了“一人答眾人聽,不愛答就濫竽充數”的現象。
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對于國際化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英語能力正是新時代人才的必備技能。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進行大膽創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或途徑,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促使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