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晨婷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26小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課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之間組成合作式小組或團隊,在小組中對所學知識或者相關問題進行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學習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就要求學生之間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團結合作、積極溝通、懂得配合、明確責任的合作伙伴關系,合作學習完全實現了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問題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1]?;谝陨蟽瀯?,將課堂合作學習充分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去,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有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全面接受語言文字閱讀學習的開始,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很重要。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發掘有效的課堂合作模式,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發揮到最大化。
在進行課堂合作模式之前,教師要對學生之間如何分組有一定的規劃。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自制力相對較差的階段,如果讓他們自由分組就會造成一定的混亂情況出現,起不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人數確定需要分成幾個小組,并且根據男生與女生的思維差異,把每個小組的男女比例要調整的相對一致,有利于提高問題探討的全面性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分組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給自己所在小組起名字,根據每節課的課程內容為前提思考名字,會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增強小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2]。合理的分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不會成為旁觀者和沉默者,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提高了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選擇學生需要討論的內容方面也要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考慮,尤其是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討論,要防止千篇一律,不知變通的情況出現[3]。首先,教師應該布置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作為學生合作學習的主要任務,明確教學目標,防止學生跑題;其次,學生所討論研究的話題要難度適中,太過容易會使學生失去挑戰性,讓討論變得平淡,太過困難也會讓學生失去自信心,不利于團結協作,只有選擇難易得當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探討熱情,即使過程中有阻礙,也會促使學生更大程度的發散思維,加強合作,最終獲得成功。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樣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學習不止是體現在文字與閱讀上,還要用正確、優美的語言流利地表達出來。教師在進行課堂合作模式教學時,要對學生語言表達做進一步的深化訓練,比如在學生的研討小組中,自行把每個人分配相應的角色,包括問題陳述者、答疑解惑者、總結歸納者等,當教師要求每組中哪個部分做內容匯報時,都有不同的學生進行講述發言,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讓每位學生在小組中都有獲得發言的機會,即使有性格沉默的學生,也會代表全組發言,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口語表達的鍛煉。有效的口語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快速發散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4]。
學生在進行課堂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思考,使學生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不是不假思索的人云亦云,每一次的課堂合作學習都是集體智慧的呈現過程,而不是僅有的幾個活躍學生思想的組成。只有小組中每位成員都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合作學習才會越來越成熟,成員間會越來越默契,從而提高各成員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更加全面的學習了小學語文知識。
小學生正處于最活潑好動、思維最發散的階段,尤其是在語文知識學習方面更易形成不同的觀點,教師要把控好問題的思考范圍,防止小學生天馬行空脫離課程主題的討論[5]。另一方面,課堂分組合作本來就增加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這就容易促使一部分學生把合作交流用于私下玩耍,不僅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還影響了原有的課堂秩序,得不償失,所以教師必須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合作討論,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要有時間限制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一定的獎懲措施,幫助小學生增強個人責任感意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也能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形成學生間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為避免合作中出現的問題,就要求教師具有完備的規劃和指導能力,要有創新發展的精神,充分結合語文課文實際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探討,從而使合作學習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