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飛
(江西省豐城拖船中學,江西 宜春 331122)
高中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類科目,教師要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就不能僅僅依賴于自己的單方面知識輸出,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探究能力,實現知識在師生雙方之間的交流和傳輸,共同促進課堂有效性的提高。
就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現狀來看,絕大多數的化學課堂上都存在著教師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氛圍沉悶無趣的情況,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很難對化學學科提起學習興趣,不愿意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程也十分有限,對于教師來說,由于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積極主動性,就會導致教師難以發現學生的學習難點,在制定后續教學計劃時就缺乏針對性,對于學生來說,教師難以兼顧每一個學生,如果學生選擇忽視自己的問題,不主動向老師提問,就會導致不理解的知識點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學習自信心嚴重降低,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高中化學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教學壓力,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追趕教學進度,教師在課堂授課環節都會出現過分依賴教材內容的情況,教師的教學自主性不高,學生的學習平臺和途徑僅限于課堂和課本,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開拓和應用,脫離實際,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提高的只有應試技巧和考試分數,而新課標最看重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學卻止步不前。另外,教師不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創新,一味依托于教材,會逐漸形成教學惰性,自身的知識儲備無法得到及時更新,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也會隨之下降[1]。
在應試化教育模式仍占主流的當下,即使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知識體系都尚未實現整體性、全面性的建設,尤其對于化學學科來說,知識點繁瑣,關聯性也不強,學生孤立分散的看待和學習每一個知識點,很容易造成混淆,對知識點的內涵和理論支撐無法做到有效理解,死記硬背公式和概念,基礎不牢固,又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在面對問題時思考不全面,思路有偏差,對題目難以理解透徹。
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時間緊、任務重,所學的學科種類繁多且復雜,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提升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充分利用好每一節課,保障化學學科的教學有效性。化學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不能盲目進行,應當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內容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抓住教學重難點,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科學化的教學方案,從而有的放矢的進行課堂教學,一方面保障教學有效性,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在主題清晰、任務明確的課堂學習中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實質性理解和掌握,同時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熱情的保持,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探究精神、探究能力的培養。
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一定要結合教材重難點,合理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化學實驗的展示和操作,不僅可以讓抽象的概念通過立體的實驗現象展現出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實現綜合能力的提高[2]。
小組教學方式由來已久,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靈活運用小組教學形式,比如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有的負責具體操作,有的負責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最后實驗完成時,全體成員對實驗過程進行討論和總結,反思有無改進之處,通過相互的交流和討論實現知識的有效掌握[3]。
多媒體設施在高中階段已經十分常見,也是學生接觸和學習化學知識的一種新的途徑和平臺,教師通過對網上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豐富課堂展示內容,也能夠對教學活動進行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增加課堂的多元化和趣味化[4]。
化學學科的教學有效性不僅僅教師的課堂教學,更要注重在課上課下和校內校外的同步教學,真正做到多管齊下,全面教學。具體到課后教學來說,就是指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內容的復習和鞏固,比如要求學生自己對于所學內容進行筆記整理,梳理知識體系和學習思路,保障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對學生進行課后跟蹤評價,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和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5]。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生本教育理念,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中,高中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極大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當通過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比如微課教學、實驗及、小組教學等途徑開展實際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多元的化學課堂上逐漸提高學習主動性,實現理論探究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的共同提高,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提高高中學生的整體化學素養,保障化學學科的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