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桃
(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東風小學,江西 九江 332000)
小學教育是培育學生接受正規式教育的重要領域,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對小學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掌握了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好了基礎。另外,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中的重要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性含義。小學階段是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領域,也是培養學生德育的重要場所。需要小學教師對德育的培養進行重視,特別是語文教師。以下內容是對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培育小學生的德育而進行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小學生的思想意識具有空白的特點,也是培養小學生掌握各種技能的重要時期。培養小學生技能的工具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理念并非只是使小學生掌握技能的基礎知識,還要在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德育品質[1]。德育品質凌駕于任何知識之上,如果學生的技能水平較高,而德育缺失,即使擁有再高的技能,由于德育的缺乏而使技能無法發揮出來,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從此可以看出,德育對小學生的重要性。
1.師生間勤于溝通
小學生的特點具有思維能力較低,概念意識模糊。語文教師要掌握小學生的各種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勤于與小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語文教師要改變自身教師的形象,將自已的身份轉變成小學生的好朋友。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師生間的互動為教學模式,在互動過程中將語文知識進行傳授。學生通過教師的身份轉變,能夠在心理上改變以往懼怕教師的心緒,接受教師與自已的交流,能夠把自已的想法全部告知教師,使教師能夠快速掌握學生的心理。教師再根據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改善,使學生的思想觀念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源動力,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運用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語文學習過程中,在語文德育教育的過程里實現德育的有效培養。另外,由于語文教師利用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的與教師進行互動,通過有效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1.深度挖掘德育知識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普遍都存在德育教育,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策略。在備課過程中,要針對每一篇文章進行德育知識的挖掘,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文章內存在的德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德育教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培育的過程,而是通過日常積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被德育教育包圍[2]。在德育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朝向正確的方向邁進,達到德育教育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語文課文中的《小白兔與小灰兔》一課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除了要把課文中的重點知識標記出來,還要深度挖掘文章具有的德育教育內容。此篇文章闡述了兩只兔子幫助老山羊后,老山羊為了感謝兩只兔子的幫助給了兩只兔子各一車的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的選擇不同,小灰兔收下了白菜,而小白兔卻選擇白菜子。小白兔通過自已的勞動得到了大量的白菜,而小灰免則是吃光了白菜。教師挖掘出此篇文章含有的德育知識: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得到自已想要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挖掘出來的德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實現了德育教育的培養。
2.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理念
每位小學生的思維、習慣、特點都具有差異性,而以往的教學理念是以應試教育為教學理念。在這種教學理念下,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獨有的優勢。語文教師要改變這種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核心,挖掘每一位學生自身擁有的優勢,并不斷擴大學生的優勢,使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小學生對任何概念都具有模糊的特點,需要依靠教師及家長的引導,才能朝向正確的方向邁進。德育教育也是如此,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德育,語文教師要做到引導小學生。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引導小學生向適合他發展的方向發展,使其自信心在不斷增強的趨勢下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特點,實現健康的成長過程。
3.加入課外教學培養學生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限的,是教育專家將具有典型性特點的文章編制教材內,使小學生在典型的文章學習過程中,掌握各種知識。以此可以看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是較為有限的,使德育教育內容也呈現出較為有限的特點[3]。需要語文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策略,把只是注重課堂教學質量的思想進行改變。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入課外教學,從而不斷豐富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使小學生的視野不斷開闊,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德育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在課外的時間選擇出適合學生年齡閱讀的讀物。如一年級學生,可以為其選擇寓言故事的學習。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伊索寓言》成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讀物,每一節語文課中留下共同閱讀同一篇故事的作業,并讓小學生閱讀后以書寫的方式把故事中存在的道理寫下來。教師收集后通過查看每一位學生寫出來的道理,掌握學生是否達到了掌握道理的要求,并利用5分鐘的時間把這一則故事的含義講解給學生,使德育教育落實到了實處,并豐富了德育教育內容。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德育的重要學科,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策略,把德育教育深入到課堂內、課堂外,使小學生學習環境處于德育教育氛圍中。在德育教育的影響下,小學生以德育教育的內容為自已的思想、行為的依據,實現了德育教育的培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