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巧玲
(煙臺工貿技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當代教育中,對傳統文化的精華已經淡化了,而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深化,金錢暴力色情,以強凌弱等等不良現象越來越多,而且在不斷向學校蔓延。于是由于缺少傳統思想指導人生方向,導致各種負面問題的存在,最嚴重的是唯利是圖,其次由于欺壓,嫉妒和心胸狹窄引起的暴力也比較突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命運。如何通過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學科的德育滲透來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學校教育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全社會普遍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氛圍下,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單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的共識。結合思想政治課本加強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
現代中學生受網絡、影視等媒體的影響,缺乏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了解和認識,對流行的、具有異國風情的東西很有興趣,甚至迷戀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的民俗節日。
不少學生穿名牌,玩手機,吃“肯德基”等垃圾食品,隨意丟棄剩飯菜,每天零花錢幾元甚至幾十元,把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拋到腦后。當老師、家長指出不當行為時,表現為不服氣甚至吵鬧。
部分學生厭學,認為讀書無用,不上大學一樣可以賺大錢,部分學生甚至提前輟學。在生活中只想索取而不愿奉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在童年時期的苦和累不想在孩子身上重演,因此對孩子嬌生慣養。多數孩子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性格,孝親敬長意識淡薄,稍有不滿意就頂撞甚至辱罵父母長輩。
對于技校生而言,由于沒有對社會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如果為學生講解一些較難的知識,并且為學生舉一些不常見的例子,學生必定會覺得晦澀難懂,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也會失去興趣,不僅無法較好地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同時也無法讓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相關內容。因此技校思想政治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舉一些較為常見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尊師重道的美德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舉一些校園中發生的實例,由于是在校園中發生的,因此學生必定熟悉,同時由于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也能夠產生興趣。而在對學生的教導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到傳統美德的相關內容,也能夠對思想政治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生對知識會有很強的渴望,因此老師應該抓住這一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活躍的氛圍中促進思維的活力,讓學生處于一種興奮、樂于學習的狀態。老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給學生講解有趣的事例進行學習,以情動人,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得道理,傳承美德。例如,在教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一知識點時,課本中給的例子是孟郊的《游子吟》,我就讓學生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從學生們低沉而又充滿感情的嗓音中可以知道學生們的觸動;在教授“誠實與守信”這一知識點時,我給學生們講起了韓信在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做飯吃,韓信在離開的時候,并許諾一定會報答她之后,韓信成為了楚王之后,給了漂母黃金千兩加以報答的故事。通過這些榜樣事例,學生能夠產生情感的共鳴,促進其學習并且傳承這些優秀傳統美德。
僅靠枯燥、單調、空洞的說教,其效果自然不會很理想,即便是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也還是不夠的。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電教手段,盡量使用投影片、幻燈片、錄像帶、網絡視頻等直觀教具進行教學,以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如在講樹立正確消費觀時,要讓學生知道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做到不攀比、不擺闊。當然也要告訴學生,社會生產的發展最終是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需要提倡人們進行適度消費。教育學生樹立適度、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消費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們可以用相關的視頻來說明有關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這個問題。實踐證明,直觀教學可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他們生活經驗中缺乏但又必須掌握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良好道德的自發形成,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將外在的要求自覺內化為學生的行動,這樣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積淀。在技校思政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引入傳統美德教育,將其與思政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到一起,促使其能夠更好地發揮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