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重慶市長壽區川維中學校,重慶 長壽 401220)
引言: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也為語文教學帶來了較大的改變,這也包括作文教學的改革。在這種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開展寫作的學習。此外,初中語文作文學習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文學素養,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初中的學生開展寫作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閱讀基礎之上的,這樣才能夠實現寫作與閱讀的融合,體會到讀與寫結合的真諦。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也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真正地應用到學習的過程中從而全面提升作文的綜合素養能力。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升,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進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順利開展,并且這種教學流程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但是在這一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其中仍存有較多的問題,在教學中所應用的教學方式以及模式都比較單一以及陳舊。所以,新教學模式下,如果不去對這一陳舊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變的話,那么學生很容易對寫作以及閱讀失去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
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是教學與實踐的結合體,這種教學也契合了對初中學習模式的創新,并且在不斷的教學應用中得到了教師的認可。讀寫結合既需要學生從思想上接受較新的事物,還要求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得到更多的新知識。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存有最為突出的問題在于讀寫結合策略應用得并不夠徹底,這主要是因為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讀或者寫存有的重要性,教學中常常是偏向于一個方面。這種不平衡的教學過程也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容易迷失自我,最終使得學生初中語文成績不夠理想。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需要教師能夠根據不同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特點,然后結合讀寫結合的特點來對學生的寫作以及閱讀進行相應的指導。在學生對記敘文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當對記敘文進行寫作時應當采用怎樣的寫作形式以及表達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細節上的訓練不斷幫助學生掌握寫作中所具有的重要以及難點。在學習說明文的時候,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時間以及空間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訓練學生對文本的閱讀以及寫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應用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參與到其中的主動性,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的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讀寫結合的教學思路出發,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體驗中。讓學生能夠對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對話,形成自身的思路以及理解。
讀與寫是一種思維的外在表現,所以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激活,讓學生能夠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讀寫結合所帶來的樂趣。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地展開想象。教學中,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思考與交流。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總結以及概括,不斷在實踐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首先對自然段的內容進行梳理,然后對文本進行劃分,總結每個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吸收,進而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
結語: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想將讀寫結合進行高效的應用,此時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根據學生對知識實際的接受情況來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教學中利用多樣化的方法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參與到課程中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更加充分的掌握,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這樣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充分了解作文的情感,當自己開展寫作的時候也能夠將其進行利用。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促進學生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