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妮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第三中學,云南 昭通 6570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愉快教育”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全面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寓“愉快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我認為要抓住如下幾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中的“首輪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和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對人或事物的本質(zhì)認識。學生雖然在小學三年級已經(jīng)開始學習英語,但對于剛上初中的學生來說,校園是個新環(huán)境,教師是陌生的面孔,對初中教師的英語教學有種期待感,充滿好奇感。因此,初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活動,認真?zhèn)浜玫谝徽n,精神飽滿地上好開學第一課,要服飾得體,教態(tài)大方自然,和藹可親,語言優(yōu)美風趣,抑揚頓挫,肢體語言也要恰到好處。教學組織活動要創(chuàng)新,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這就為今后學習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節(jié)課可以從英語的自我認識開始。由教師開始用英語的簡單介紹下自己,然后請同學翻譯成中文。用此方法全班每個同學都用英文來進行自我介紹,由于英文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介紹過程中難免會引出許多笑話,初中的第一節(jié)英語課就在歡聲笑語中開始了。
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就必須精心設(shè)計課堂結(jié)構(gòu),圍繞課程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設(shè)計教學過程和高潮。如果一節(jié)課是“滿堂灌”或者平鋪直敘,突出不了教學重點,學生就會感到無趣,沒有學習的激情。教師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應就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點撥性的講解、提問、設(shè)問,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Lesson58課文敘述的時間問答,圍繞這一知識點可以創(chuàng)造這一情景:教師事先準備好表的模型,完成示范后叫兩名學生到前面進行表演,有這樣一段對話:“A:What’sthetime,please?B:It’sfiveo’clock.A:Thankyou.”“A:What’sthetime,please?B:Idon’tknow.”當扮演B學生忘記如何接下去時,教師提示:你不知道或沒戴表時可以換種方式回答,下面學生也活躍起來說:“Idon’tknow.”“Idon’thaveawatch.”B學生受到啟示后,很快完成了對話。接著教師又讓另外一組學生進行表演。沒有表演的學生也躍躍欲試,整個課堂氣氛更趨活躍。而這一高潮中,教師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或者教學之外,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開闊他們的眼界,激發(fā)學習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新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多種活動方式,如做“Bingo”游戲、“信息溝”(informationGap)活動、討論全家合影、討論兩張相似畫等。這些活動很有趣,可以在課內(nèi)或課外進行。還可以進行全班口語競賽,以鼓勵學生養(yǎng)成愛開口講英語的良好習慣,一旦習慣形成,有了成功感,他們在課內(nèi)或課外,甚至回到家里也會跟家長講上一兩句英語。盡可能的開展合作討論形式的活動,要求學生在與同學交流的都用英語,通過討論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和其他教學一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chǔ)。第一,教師要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良好的自我形象,讓學生感到教師就是知識的化身,文明的使者,學生的榜樣;第二,教師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誠實守信,特別是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格格不入,不能和社會沒有素質(zhì)的人員交往過密;第三,在備課之前要了解全體學生,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區(qū)別對待不同發(fā)展層次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全面發(fā)展;第四,在教育教學中,要多為學生考慮,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學生一起參加各類課外活動,處處愛護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第五,批閱作業(yè)時,要多寫鼓勵學生的評語,和學生在作業(yè)中進行書面交流,開啟學生的心靈,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特別是對學習差的學生,不諷刺,不挖苦,而要尋找其作業(yè)中的進步點,加以放大和表揚。
“語言是練會的,不是教會的。”我們現(xiàn)在的英語教育主要是“啞巴英語”,只會考試答題,不會口頭交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說,創(chuàng)造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多進行口語訓練,這樣給學生營造一種敢于開口的氛圍,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沒有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自然而然地敢于開口了。面對不好意思開口或不愿意開口的學生,教師可以用英文歌曲來引導。先《Two Tigers》、《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些簡單的英文兒歌開始,教師把歌詞顯示到大屏幕上,隨著熟悉的音樂響起,學生們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唱起來。然后慢慢逐漸引導他們跟唱一些有點難度的歌曲例如《Big Big World 》、《Let it Go》,由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張開嘴。課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英語版本的電影,例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Forrest Gump》等等,讓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回到家中,都能有一個英語語言環(huán)境,接受英語全方位的熏陶。
快樂教育其實對教師本身的要求會很高,除了精通專業(yè)知識以外,還要有很高是自我素養(yǎng)。一個發(fā)自內(nèi)心快樂的人才能感染身邊的人一起快樂。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隨時了解學生動向,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調(diào)節(jié)教學方式。通過各種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在快樂的氛圍里面愉快的學習。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提高英語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