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杰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管理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
雙主體育人是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產生的育人理念和策略,主要通過學校知識教學優勢與企業實踐教學優勢的融合來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發展的實效性。在當前國家和社會發展在人才需求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特點的情況下,除了要依靠學校規范、嚴謹、系統的教育教學工作來傳授學生必要的知識、技能以外,還需要通過校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來鍛煉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使其能夠具備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素養,為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雙主體育人是以學校專業知識教育和企業專業實踐技能教育相結合而開展的現代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隨著近年來我國在技術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該育人方式逐漸成為國家、社會和學校共同關注的內容。教學管理體系作為指導學校和企業開展育人合作的重要保障性內容,是確保雙主體育人目標實現的重要條件。當前雙主體育人活動開展過程中之所以要對教學管理體系進行設計,主要是基于育人工作的科學開展和育人效果的充分實現兩個方面。
2018年8月發布的《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現代學徒制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戰略選擇”,這說明以現代學徒制為代表的雙主體育人模式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良好路徑。教學管理體系是圍繞教育教學工作如何開展而進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設計,是確保雙主體育人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條件。換而言之,學校和企業僅僅認同雙主體育人的重要性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教學管理體系方面入手對如何育人這一問題進行細化,為具體育人工作的開展提供系統、完善的方案指導,這也是雙主體育人工作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雙主體育人模式中的教學管理體系除了對如何育人進行詳細計劃以外,還明確了雙主體育人效果的評價指標,使學校和企業在育人方面的責任落實有了相應的責任機制,避免形式主義的出現。
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雙主體育人模式在彌補單一學校教育不足、拓寬育人路徑等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是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正是基于此,開展常態化的雙主體育人工作成為國家、社會和學校普遍認同和支持的內容。而要實現育人工作的常態化開展,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對學校和企業在育人方面的具體方向、思路和方法等進行科學詮釋,為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教學管理體系是關于雙主體育人目標如何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融合,從而確保育人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性要素。教學管理體系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雙主體育人的實際效果。就目前職業院校雙主體育人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而言,教學管理體系的設計主要分為育人策略的制定、育人策略的實施和育人效果的評價三個環節。
育人策略的制定是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的導師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學習情況共同制定其在學校、企業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內容、方法,重點在于科學解答如何培養人才這一問題。
從內容方面來看,育人策略的制定主要包括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理論與技能培訓教材、制定學生學習評價與考核標準、制定教師/導師教學與管理方案、明確學生實訓與就業方向等幾方面。這些育人策略是教師與導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國家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共同制定的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是雙主體育人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藍本。
育人策略的實施是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的導師根據前期所制定的雙主體育人策略開展具體的課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場景下進行知識、技能的學習和運用。一般而言,職業院校所實施的雙主體育人工作主要是按照學生學習的學期劃分為學校學習階段和企業實訓階段,其中學校學習階段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對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有一個理論性的認識和界定,而企業實訓階段則是通過安排學生在某一具體的崗位上進行現場性的觀察、學習、思考甚至操作,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技能的運用。
育人效果評價是雙主體圍繞育人策略的實施情況進行的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考核與評價活動,主要是判斷雙主體育人工作開展后所取得的實際效果。在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和導師要嚴格按照前期所制定的育人策略中的考核和評價方案,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客觀、真實、全面的評價,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內容進行肯定和經驗總結,對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反思,總結教訓,并據此對制定的育人方案進行相應的修正,避免問題的重復出現。
實踐表明,雙主體育人模式在職業院校學生培養中的運用不僅彌補了傳統學校教育存在的重理論輕技能、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端,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適應學生職業技能發展的需要。而為了確保雙主體育人目標的高效實現,需要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協同來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從各個環節來為雙主體育人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