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華
(大連市甘井子區(qū)蘭亭小學,遼寧 大連 116000)
《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本班的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認識的生字,換詞,換語境不能靈活認讀;大多數(shù)學生主要依靠拼音識字,方法單一;對不認識的生字,不能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來“猜”字,而是本能的退縮,說“不會”,個別學生對不認識的生字表現(xiàn)出漠視的狀態(tài),學生對識字沒有興趣,沒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呢?
學生對字謎非常感興趣,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如:“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雨”,“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獨木橋——生”學生猜謎語的過程就是識記生字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非常深刻。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聽故事,講故事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又可以發(fā)展他們的語言。漢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漢字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利用生動的漢字故事教學既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一下子掌握了這些字。如: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再如:聞,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
用順口溜等形象化的語言,讓學生興趣盎然、輕松愉快地掌握生字如在教學“青、清、請、情、晴、睛”這組字時,我編了一句順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請你來,做事情,太陽升,是晴天,看東西,用眼睛。”學生讀來順口,又從字義和字型上區(qū)分了這組字。這種識字方法,生動有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的讀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
漢字都是抽象的符號,低年級的兒童又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習這樣的內(nèi)容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針對這一矛盾,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新穎活潑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識字4》時,我先讓學生說說圖上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接著發(fā)揮形聲字的表音功能,讓學生猜讀“蜻蜒”“蝴蝶”、“蝌蚪”、“蚯蚓”等詞;然后,發(fā)揮圖畫的表義作用,再讓學生仔細看圖,說說這些生字為什么都是蟲字旁;最后,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把詞語貼到對應的圖畫上去。這樣,既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進取心,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把關系到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中類型的生字,根據(jù)其字的特點,按照“實物—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形式將漢字的演變過程展示配合語言講解引導學生識記,不僅可以識記字形,同時可以識記字義。另外,根據(jù)生字的字源字理特點,還可以衍生出“形聲字法”“字族識字法”等等。
同時,字源字理識字法可以挖掘漢字的文化基因,幫助學生積累傳統(tǒng)文化知識、把文字賦予歷史文化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
隨文識字法是指從文入手,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把生字、生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將生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數(shù)量,也可以理解字義,提高運用文字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依據(jù)識字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些具體場景和氛圍,激發(fā)和吸引學生主動識字。在學習“跳繩”、“跳高”等與操場有關的游戲活動,可以創(chuàng)設“操場上”的情境活動,結合動作的圖片和學生在操場上活動的視頻,學生樂于參與其中,識字效率明顯提高。
利用“收集牌匾文字”、“收集商標”、“收集各種宣傳廣告文字”等活動,給學生展示、交流的機會。布置活動,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增強識字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做到識用結合。定期開展商標展示交流活動,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像“牛肉干”、“旺旺雪餅”、“奧利奧”、“怪怪豆”等字學生都輕而易舉地學會了。
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的實踐,動口說、動腦想、動手畫、演一演、猜一猜,這樣,就可以從大量的感性認識過渡到對字義和用法的理解。同時也會變枯燥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愿學樂學的效果。比如,在一年級時,學習“打”“拍”“拔”“跳”“跑”等字時,可讓學生做一做動作,在運動中學字認字。再如,在學習“羊”“狗”“鳥”“鴨”等與動物有關的字時,可讓學生編童話故事并演一演,在自己導演的故事中當主角,既有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又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達到了自主識字的目的。
所謂在課外閱讀中識字,就是讓學生在讀課外書時,注意圈畫,積累不認識的字,并通過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這些不認識的字,增大識字量,同時,課外閱讀可以提高生字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在反復的重復出現(xiàn)過程中,鞏固生字的掌握,提高識字的能力。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識字能力是學好語文的必備能力。本次研究探索出了能夠增強學生識字興趣的六種識字方法,探索出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的策略,使學生認識生字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興趣,并且樂于探索其中,提高識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