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學,云南 普洱 665000)
前言: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中數學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會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因為反思能力最能直觀的體現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對學習進步也會有比較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越來越注重這方面的工作。數學對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很難在較短的時間里有大幅度的提高,需要經過老師的正確指導才能有所成效。數學不同于語文、英語學科,它需要靈活的邏輯思維和清醒的頭腦,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上課節奏,稍有注意力不集中就會落后,跟其他同學立馬拉開差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教學方法使用的是否得當,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總體發展水平。反過來說,如果老師只是向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知識,不管學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也不管學生的反思能力,那樣的話學生得不到長期發展,無法實現數學上的進步。教師應該借鑒他人成功的經驗和先進的方法,貫徹落實到高中數學課堂中,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有效提高。
想真正學好高中數學學科是有一定難度的,它對學生的要求很高,需要學生對數字有很好的敏感性。事實上,現在很多高中學生的數學成績并不好,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在教數學課程的時候,老師要讓學生實現學習態度上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有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課堂氛圍比較枯燥乏味,老師沒有因材施教,經常忽略個體差異,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學習效率很低。所以,教師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反思能力。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更好的觀察學生學習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學生整體的數學成績。
數學學科的特殊性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比其他學科更加費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可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提前告訴學生預習的重點和技巧,讓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教到函數單調性這一章節時,需要指導學生預習函數相關知識,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函數的單調性,根據什么公式或定理才能判斷出一個函數的單調性,是不是所有的函數都具有單調性,為什么?將這些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課前預習去了解,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提問,考察他們預習的情況。通過這種訓練,能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當老師提問時,可以很快的給出答案,上課也會比以前更加省時省力。課前預習還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數學更加感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
以前,老師在一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都是草草了事,而缺乏了比較重要的一條:設計課堂小結。良好的課堂小結有助于學生消化一節課的知識,可能短短的課上45分鐘并不能滿足學生的數學學習,學生很難抓住整節課的重點,倘若沒有老師的總結,學生課下很快就會忘記,學過的知識也很難真正的把握。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后,每節課結束前抽5-10分鐘,將本節課講到的知識點再跟學生重復一遍,既能加深學生對此的印象,還讓學生對知識更有追尋的欲望,起到很大的教學作用。而且,教師設計課堂小結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反思自己,思考自己在這節課里到底學到了什么,還有哪里不懂的地方,課堂小結可能會正好解決自己的疑惑。
除了以上說的學生要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和教師要設計課堂小結以外,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課后任務,因為數學是一門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對學生來說,即使課上數學公式定理學的再好,如果禁不起“實戰演練”,那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課后任務最常見的就是布置課后作業,學生通過做習題,能很好地對課堂進行回顧,在解題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薄弱地方,并反思自己為什么沒有掌握住,找到原因并及時去解決。還可以是以留下幾個問題的方式,讓學生下節課上課時給出答案,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做出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還可以以實際生活為例,讓學生開發頭腦思維,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考察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不要僅僅限制在教材里的內容,還要將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作為教學任務的核心。雖然高中數學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并在每一節課結束前做好課堂小結,課后布置學習任務,就能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斷加強,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問題,使數學成績不斷進步。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教育事業接連不斷的面臨新挑戰,教師在這種形勢下更要臨危不懼,在高標準下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創新,引入有趣的教學實踐活動。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不同表現,分層次的教學,鼓勵學生多多從自身找問題,指導學生學會對數學知識總結,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