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磊
(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50)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教育實踐活動,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必須緊緊抓住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實踐性環節,這對深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內涵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法應該基于大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內在需求,積極創造各種有益條件,以便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動,使其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和文化傳承的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對大學生的教育效果,高校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必然需要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是古代先賢對教育實踐的總結和升華。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記述數不勝數,其中不僅包括古代先賢對自己思想的總結升華、對人性的思考洞察,更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形成了一整套較為系統完整并具兼具東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時至今日,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創新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人無疑是極其聰明的,從古至今,能者輩出,不僅創造出了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寶,更是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流傳至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它獨特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也正是由于它的重要作用,讓我們的民族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災難和浩劫之中頑強屹立。而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當今國民中的佼佼者,正因如此,面對如此重要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承,他們理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一些大學生卻并沒有真正肩負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更有甚者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知半解、知之甚少,這無疑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難題之一。
目前,制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優秀傳統文化當代傳承的一大問題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于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不夠深入,不能滿足更為專業的教學需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相關教師大多出身于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則流于表面。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人數嚴重不足,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
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方面存在問題外,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也不能滿足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教師大量灌輸,學生機械聽講,課堂毫無生氣,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拘泥于課堂、拘泥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思想政治理論相關課本上涉及優秀傳統文化的部分分布零散,且內容較少,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不能以點帶面,對于書本上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缺乏適當的延展性,從而不能使學生產生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因而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流于表面。這就導致了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不能真正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極其不利于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發展。
從目前我國的現實國情出發,不管是國家制度層面,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傳統文化中已有許多內容與當代社會實踐情況不相適應。這就要求我們在繼承中創新,在發展中改變,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充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時代特色,使其在當代得以傳承和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效果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不僅要看教師和學生的個人素質,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也要加以改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教學內容不僅是教學展開的基礎,更是完善和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重要部分,通過新穎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以一傳百的教學效果,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大學生群體文化素養的重要手段。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拓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實踐途徑,高校大學生課程相對來說并不是很多,這就讓他們有更多的課余時間去參加校園中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校園文化建設就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給大學生帶來重大影響。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的有效傳承必須緊緊抓住校園文化建設,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更多貼近大學生生活。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對大學生本身是文化的洗禮、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有著重要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深刻的文化標識,也是我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最強大支持。高校大學生作為國家重要的人才儲備,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關乎民族文化和祖國未來的重要群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管還面臨著許多問題,但整體發展向好,這不論是對大學生本身還是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是十分有利的。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大學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