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瓦房店機械制造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遼寧 瓦房店 116300)
中職數學作為數控、計算機專業的基礎學科,是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只有將中職數學基礎打好,才能進一步提升中職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這將非常有利于中職學生日后的就業,從這點來說,創新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我國技術型人才缺口仍非常大,培養大量的技術型人才以適應世界科技的飛速發展,是我國教育的重要任務。加強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推動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朝著“更科學、更實用、更人性的”的方向不斷邁進,將有利于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從而為將其進一步培養成技術型人才奠定基礎。
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數學都是必修課,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探究數學的真正價值,當前就業形勢下,中職學生面對激烈的競爭壓力和較大的市場人才缺口,應擺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審視數學學習對自己日后工作的作用,而創新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就是發揮數學的實際工作作用,讓學生探究數學價值的良好途徑。
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也隨之提高,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有所變化,愈來愈多的企業要求技術型人才,由此擴大了市場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成就廣闊的中職學生就業前景。另外,低學歷的專業技術水平也并不比高學歷人員差,在某些專業領域會有更加優秀的人才。因此,即便是低學歷人員,就業機會也會愈加增多。當前,市場重要資源主要分布于數控、計算機兩個領域,而中職數學是其必要基礎,因此,中職教學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基礎,是衡量中職學生學習的標準之一。
當前,在中職數學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教學的主要內容以數學知識的傳授為主,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內容很少,現代社會對中職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考察不僅僅是所學專業知識,而是綜合應用能力的考察,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難以滿足中職學生的應用能力的發展需求。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落后缺乏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接受式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忽略了中職學生的分析、發現問題,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中職數學的課程設置是作為輔助學科的地位,相對于重點課程,課程的知識結構以數學課本的固定知識系統為主,導致中職學生缺乏對數學的探索和創新動力。
中職數學教學應當按照相關的職業要求進行,根據就業形勢的發展與學生學習專業側重點的不同進行課程整合,促進數學學習的專業化與精細化。例如對于“立體幾何”這部分知識,模具專業的學生對于圖形與立體幾何的要求比較高,可以作為重點章節講授;對于財會專業的學生,則要對數列與函數、統計初步的相關知識有較高的要求;同理,在電子專業的就業方向中與向量章節的知識聯系的較緊密,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則可以適當降低標準。
根據就業發展需要,中職數學教師應當加強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與探究式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教學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直觀理解,探究式教學法則能夠幫助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強對于不同章節知識之間的引導,鼓勵學生通過以往的學習經驗解決目前的數學問題。例如在“指數函數的定義與性質”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通過y=(1/2)x與y=2x這兩個具體的函數例子,鼓勵學生通過以往函數學習經驗探索指數函數的圖像性質,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有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同時,由于在畫函數圖像時,學生難以徒手畫出較形象的示意圖,教師要能借助多媒體教學,畫出較準確的圖像,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中職數學教師要加強教法研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挖掘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點,精心設計問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大膽猜想。
教學評價體系是對教學能力與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的一種評價機制,通過綜合性指標的建立進行有效評估與反饋,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提升意義。在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應當在教學評價體系中有效融入職業水平與職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評價體系的安排上應當注重導向性、實效性與可行性。例如,要對某個公司兩個班組人員業績進行評比,在搜集完各類數據后,求出平均值和方差,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選擇性考慮是以穩定性為主,還是更需要突破性,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具體的實際問題中。
綜上所述,當前的中職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包括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及學校課程設計等的原因,就業導向下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需要很大的創新,中職數學教學應突出其在內容上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在教學方面應以實踐為主,將理論化為實踐,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及思維體系的建構,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幫助學生在實際解決問題中接受抽象的數學知識并靈活應用于工作中,以此提升專業技能,在未來人才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