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高級中學 莫泉英
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瑰寶,是體現我國古人思想和智慧,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在高中階段強化文言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培養高中生的語境感覺和基礎素養,強化高中生的情感熏陶,具有良好的教學價值。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文言文閱讀教學在我國高中階段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存在一些教學問題,充分認識文言文閱讀的教學現狀,對于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的重點普遍放在作文的基礎教學上面,并將其作為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重要著力點,忽略了基礎課程教學對高中生語文素養和基礎表達能力的培養。文言文閱讀作為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教學內容,明確其在教學階段的問題特征,對于進一步的改善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較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結合語文教學的教學特點,綜合分析了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學生缺乏相關的語境學習。語文作為一門文化語言課程,在基礎教學階段中的語境培養十分重要,文言文是古代的文學語言瑰寶,但在現代文明中白話文和普通話逐漸取代文言文成為人們的日常交流方式,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基礎教學中,由于缺乏基礎語境而出現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其次,教師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指導不當。
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仍然是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來發揮作用的,由于缺乏基礎理解,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階段都是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還會主動向學生灌輸不同語句的概念內涵,導致在課堂環境下的文言文學習十分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興趣很難理解文言文的基礎內涵,導致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改善。
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缺乏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關鍵在于文言文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多變性,使得學生無法將某一文言文的基礎內容和理解遷移到另外一篇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這一情況,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豐富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根本,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對文言文進行認識和了解才能夠強化教學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大多是一些具有特定教學主旨和教學內容的長篇文言文,教師在教學階段中可以結合文言文中的故事創設情境,讓學生結合文言文內容自編自演,深化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從而強化和提升高中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了解和認識文言文內容,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文言文的講解與交流中,結合文言文內容來讓學生主動形成相關的文言文對話模式來創設情境.
現階段大多數高中都有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在文言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不斷豐富或轉化教學手段來加深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方面來展開教學。互聯網能夠為教師文言文閱讀教學提供多種課外資源,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充分拓展教材文言文內容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在理解中豐富認識,在認識中強化理解,例如,教師講授《蜀道難》這一篇文章時,里面較多的生僻字會直接讓高中生在閱讀和理解時出現一定的抵觸情緒,不利于課程的正常開展,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手段,將文中描述的場景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將文言文內容與圖片結合進行理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創新了教學手段,豐富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對于提高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閱讀也同樣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和教材內容進行針對化引導,還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理解,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從而強化文言文對學生情感熏陶,促進高中文言文閱讀課程的有效教學。課本中的文言文都有豐富的情感內涵,是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重要瑰寶,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文言文材料,引導學生對文章思想進行多元化的理解和認識,從認識出發,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表達,形成以基礎教學為體系的多元化教學延伸模式,以此來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的有效性。
高中階段的素質教育充分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文言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實現。自主學習模式的形成需要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的引導作用相結合,不僅要將文言文內容進行提前預習,還要在預習過程中進行相關文字和內容的基礎備注,在課堂上及時地解答和討論學生的疑問,教師還可以在上課之前組織學生結合預習內容互相交流,通過自主化的學習模式來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從而提升基礎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