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江西省豐城市第二中學,江西 宜春 331100)
高中開展政治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識,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水準,建立正確的三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將政治的人文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思想為主,知識為輔的原則,并且關注學生思想、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成長。然而,當下很多教師的政治教學逐漸模式化,僵硬化,固定化,缺乏對學生情感思想的關注,違背了政治教學開展的初衷。本文將對高中政治的教學方法進行簡單的討論。
在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受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學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而教育理念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靈魂。我們教師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必須基于先進的教育理念。只有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探討出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引領學生高效地學習。雖然新課程理念已提出多年,但很多高中政治教師仍然保有傳統的教育理念。即認為,政治的學習就應該死記硬背,教師的任務就是“滿堂灌”,也就是教師把自己該講的知識點照本宣科地傳授給學生,學生的任務就是牢記這些知識點。而政治教師都知道,以這樣傳統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并且整個課堂氣氛并不活躍,處于一種壓抑的氣氛之中,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無趣、乏累的事,教師也把教書當成一項枯燥的任務。設想一下,如果高中政治教師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活化自己的教學思想,把上課當成一門藝術,不要再把學生當成“填鴨式”的對象,而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全程參與教師的教學,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這一板塊時,很多高中政治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是只以教科書上的文字為載體進行教學,并督促學生識記相關知識點。在教師傳統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通過這一節課,學生只能學到儲蓄存款的含義,分類及特點,利息的含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商業銀行的含義等相關知識點。而無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眾所周知,高中政治的學習不再局限于知識點的記憶,而在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培養。《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這一板塊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政治教師就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在講這一部分時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對于還沒踏入社會的高中生是特別陌生的,即使教師不費口舌地不斷講解相關專業知識,想必很多學生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涵。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師在講這一部分時,如果條件允許,就可以在班上創設儲蓄存款和銀行服務的情景,邀請一些學生進行現場情景模擬。在情景模擬之前,教師需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要點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情景模擬結束后,教師需引導學生再進行專業知識回顧和分析,這樣效果更佳。俗話說:“方法決定出路”,然而理念決定方法。因此,要想有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需先有良好的教育理念。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多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新課程改革提倡要將教學回歸于生活,體現教學對學生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擺脫片面的教學觀,積極挖掘教材中與現實生活有關聯的因素,引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并引起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在實施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科學地選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以促使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基礎,提升教學的效益。
比如,在學習“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這一節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兩個案例作為課堂導入。案例1講述了重慶的釘子戶事件,從一開始的強制拆遷到后來的和平拆遷,讓學生感受到對人民負責的政府必須要依法行使權力。案例2講述了一起震驚全國的錯案,起因是一個縣領導為了快速解決案件要求下屬人員在五天內完結,導致一名無辜人員被牽連,之后在網絡曝光的前提下得到了平反。這樣,通過兩個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作為導入,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學會從自身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展開政治探索,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效益。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難點,還要精心備課。在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環節,明確指定出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生了解。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除了對教材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充滿探究欲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逐步深入地進行知識探究。一堂成功的政治課,需要教師精心的準備和設計,同時還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歷史綜合水平,使課堂教學設計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并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課堂隨機生成來靈活地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整,使政治教學高效進行。
本文針對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途徑展開了一番敘述。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高中政治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教學形式是否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益,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思想與原則,提升政治課程改革的成效。教師要堅持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提升政治教學的生活價值,并提升課堂提問的科學性,啟發學生的思維,還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