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綏昭
(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綏棱林業局建興實驗小學,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接觸到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后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若是學生無法掌握小學語文,那么他在未來的學習路途中就會舉步維艱。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著重關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度。由于小學生的各項能力較差,對世界缺乏認知,所以他們較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注意力,教師想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關注教學內容,無疑是極為艱難的。然而戲劇教學法的衍生使得這一難題變為了可能。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育觀念的進步,各種教學方法也不斷涌現,戲劇教學法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含義也略有不同。在我國,其廣義上的定義可以理解為:教師結合所學內容,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戲劇表演,從而實現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戲劇教學法的時候,要充分透徹的理解教材,不能脫離于課程體系之外,如此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教師利用戲劇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擺脫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古板課堂,而且還能夠滿足他們的素質教育,讓他們在表演過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實現全面發展。當前我國提倡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以提升學生的全面能力作為根本,戲劇教學法能夠有效實現這一目的,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傳統教學模式下無法實現的目標。
戲劇教學法的引進,是對語文教學模式的一種大膽創新。作為一種將實踐與創新融為一體的“體驗式”教學方法,為語文教學的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戲劇教學法,是以遵循人性自然法則、群體的自發性特征以及外部接觸為基礎,在教師有計劃的教學架構之下,通過即興表演、創作戲劇、觀察、模仿、角色扮演、無實物練習等方式進行的,將此運用戲劇和劇場的技巧融入課堂的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最活潑好動的年齡,想要讓他們接收機械灌輸式的教育極為艱難,所以教師應用戲劇教學法能夠滿足他們的年齡需求,讓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放飛自我,從而實現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要求。然而教師仍然不能忘記戲劇教學法的最基本要求,那就是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前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并且結合教材內容。
比如,《將相和》整篇課文篇幅較長,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三個故事構成,看似前兩個故事是鋪墊,負荊請罪是重點,實際上三個故事就篇幅內容上不分伯仲。這個單元在閱讀教學上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連詞成句快速閱讀,就文本內容而言,這篇文章吸引學生一口氣看下去,篇幅長、故事性強,也適合作為課本劇改變的素材。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寫那個故事,但每個小故事有三個以上的組分別編寫。合力完成劇本的創作,從其中挑選出較好的劇本,讓學生進行演繹。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教師在采取戲劇教學法時,具有了更多的選擇。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引入到戲劇教學法中,能夠有效改進傳統戲劇教學法的弊端。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所以教師還應當選擇貼切教學內容的多媒體展現形式,從而讓學生獲得更良好的課堂體驗。多媒體技術可以用于學生戲劇表演的環節中,增加表演的真實性,以此使學生能夠融入到表演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明確多媒體不僅能夠用于表演環節中,還可以用于學生戲劇水平的提高。由于小學生的表演能力較差,教師指導起來較為困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優秀戲劇演員的作品,從而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提升戲劇表演水平。
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幾篇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都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中著名的片段,在影視劇中也對這些精彩片段有著極為精彩的演繹。智謀過人的諸葛亮、英武非凡的武松,學生很難演出其中的神采來,所以教師可以為他們播放影視作品中對這些故事的演繹,讓學生觀察并加以模仿。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中,而且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表演水平,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戲劇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希望諸位教師能夠妥善運用,利用課下時間增進對戲劇教學法的認識,透徹理解教材內容,在課堂中大膽進行嘗試,找尋戲劇教學法和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方法,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真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