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寶
(河北省威縣教育局教研室,河北 邢臺 054000)
情感教學是指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進行關注,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通過將知識內涵融入情感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高效并且容易達成共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情感教學法能夠同時進行知識傳授、學習指導和能力培養的全方位教學方法。
初中政治的教學內容一般停留在基本常識和概念上,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切忌照本宣科,停留在課堂上簡單講、讓學生多背誦的教學模式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析,盡可能將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知識點講得生動有趣,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明白其中的道理,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而不是強行讓學生背誦,忽略對知識內涵的解析。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獲取知識,還能提升知識的可信度。學生對于知識的接收由被動轉化成主動,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出來,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自己要充分透入教學中去,以熱情積極的態度感染學生,使學生的思維狀態和情緒也處在一個積極興奮的狀態。為了能夠保持學生的思維活力,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初中政治課本中的知識點和概念大部分都是抽象枯燥的,這也對教師的講課水平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除了學習課本上的具體例子,還應當結合社會實際和熱點問題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增長見聞,產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這樣使教學課堂完全活了起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更加融洽,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改善了緊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提升教學過程中的趣味,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在活動結束后還可以組織辯論賽、交流會等活動,對社會實踐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分享,令他們感受到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就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能夠增長自己的知識,還能夠感受到學習政治的快樂,提高了學生的自我提升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置疑政治學科知識的正確性,但是卻由于覺得政治知識沒有用處,對學習缺乏動力和激情。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貼近生活經歷,指導學生運用政治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對國內和國外的新聞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國際國內發生的大事以及對自身生活的影響。讓學生去關心國家大事,感受到國家大師能夠影響到我們每個人,切切實實地與個人命運相關。教學過程中貼近生活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政治的關注,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好的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使他們在分析問題時看得更透徹、更深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學生學習辯證法后,在面對一切事物時都能夠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保持對事物的客觀理解,使學生產生了學習動力,認為政治學科知識對生活和未來都有重要意義。學生情感和學習態度的轉變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
初中政治的教學不應當像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一樣沉悶,而應當是師生間進行積極互動的場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教師經常聽到學生抱怨教師對于學生了解程度較低,一些學生明白的知識反而頻繁解析,一些比較陌生的知識點教師反而一筆帶過。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于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與同學和老師多探討交流,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而不是將知識點和概念列成簡單的板書,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去死記硬背這些知識。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主動運用能力,將學生容易在理解上犯的錯誤及時做出提醒,不斷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才能使教學效果逐步提高。總而言之,政治學科離不開情感教學,只有當教師和學生都以積極和熱情的狀態投入學習中,才能在政治學科的課堂上迸發出思想的火花,使政治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因此,只要老師能夠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嚴格加愛心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之中,把情感教育引入到課堂之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初中的政治課堂不再單單是知識的文化的傳授,更是道德素養的提升,使學生和老師都能夠與時俱進,成為先行者和領路人,也是的政治課堂的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