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娜
(重慶字水中學東區,重慶 400000)
初中數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把數學知識變難為簡,通過文字、聲音、視頻等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總結和概括,以促進學生更有效、更快速的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在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初中數學教師的青睞。因此,如何巧妙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質量,真正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價值,就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但又相對枯燥的學科,它只有復雜的公式和嚴謹的運算,很難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然而多媒體的出現卻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樂趣,它讓學生看到鮮活的色彩,飽滿的畫面,甚至可以出現聲音,這一切將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具體,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數學課程需要涉及到幾何的學習,以往的教學都是教師將幾何圖案畫在黑板上,費時費力,無法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課時間,而且,老師手畫的圖案較為不標準,會給學生傳遞的信息造成一定誤差,更不利于加強他們的想象空間。當多媒體技術出現時,教師在課上只需要一秒鐘時間就可以展示出標準的幾何圖形,極大的節省了時間,更能將圖案展示的更加準確具體,方便學生學習。
數學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生感覺更加輕松,脫離了死板嚴苛的氛圍更利于他們思維的發散,以及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既方便了教師,又福利了學生。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而教師則是將初中數學教學主要力量,因此教師的思想觀念決定了多媒體教學應用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師應從自身出發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理解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創新課堂,為學生從“記板書”中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于思考與數學實踐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枯燥的數學教學方式,在新機遇下優化教學手段,如從網絡或學校之間的教師示范課中吸取經驗,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同時,靈活掌握多媒體技術,適時將單一的圖片轉化為動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數學模型更加直觀,便于理解,提升教學效果。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開展,使其靈活掌握知識。因此,無論是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抑或是教學安排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尋求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建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環境。
互動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育技術手段來輕松實現。互動式教學可以充分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興趣的增強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運用Authorware制作題組訓練的課件,并讓學生進行筆算,選擇正確的答案。如果學生回答對了,窗口就會出現激勵性的文字表揚學生;如果學生回答錯了,窗口就會顯示“你答錯了,請你重新試驗一次”,直到學生回答對了為止;如果學生接連幾次都回答錯了,窗口可以把解題的步驟顯示出來。通過以上的方法,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就有了更多直觀的學習體驗,使得他們內在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激發,學習的效率也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貫穿到初中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不管是學習新的知識,還是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教師都可以通過這樣的互動化設計,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實時的反饋,這樣既降低了教師在課堂上以及課堂之外的勞動量,又能夠讓學生得到及時的復習指導。所以,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互動性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給學生帶去更加精致的課堂教學。
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如,教師首先可以收集一些生活中汽車、火車的畫面,讓學生觀察,學生會發現這些轉動的車輪是圓形的,不禁提出疑問:“為什么這些車輪都是圓形的呢?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狀呢?假如做成其他形狀,車子還可以行駛嗎?”通過這些形象、動感的實際畫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接著應用多媒體軟件構建虛擬生活場景,可以用flash動畫制成車輪是三角形、四邊形、圓形在行駛中的情境,解決學生提到的問題“車輪不是圓的,車子還能行駛嗎?”學生看后個個都會哈哈大笑,因為不是圓形的車輪行駛起來忽上忽下,騎車人的吃力和痛苦不堪的表情無法言表。學生對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有了感性的認識。因此,對于需要研究的問題,教師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構建生活中虛擬的場景,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
總之,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迎來了機遇與挑戰,將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學習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研究分析,以求為多媒體教學提供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