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
(江西省余干烏泥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缺乏課堂互動,就會使小學生感到枯燥,學生可能會心有旁騖,因此,教師應該巧妙地進行提問,增加課堂互動,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教師要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必要深入探究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幫助學生學會做幾道數學題,或者在數學考試的時候能夠拿到高分,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思維,而問題的提出才是思維運作的開始,教師在課堂上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開發思維,巧妙的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究正確的答案,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單一提問形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是最常見的。這種提問形式通常以教師為教學主導,教師授課講到某一知識點時,以即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回答完成后繼續授課。教師對學生的答案大多限定于“正確”與“不正確”兩個模塊當中,其他學生既未對教師的問題提出質疑,也未對被提問學生的答案進行深入的思考,更未思考是否還有其它的解答思路。其次,問題的提出通常以學科內容為主,極少能延伸至課外知識,問題設計的單一性,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都未起到促進作用。
通常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教師以正確與否對答案進行判斷,而對答案是否有其它更科學合理的解答方案,教師與學生都未作出關注。這種單一的問題評價方式,僅以答案的正確性為評價標準,不能做到針對問題引發的一系列分析,使問題的設定缺乏針對性。其次,數學教師課前準備不足,問題的提出過于表面與空洞,缺乏深度與延伸性,都使課堂教學中提問有效性不強。
由于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往往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夠明確,對課堂提問的認識不夠科學,對課堂提問的運用不夠系統,對數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還不夠深入。為此,教師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和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注重自身修養,提高教學技能,真正履行新課程所提倡的精神理念。
為了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在思考問題中更加明確,首先教師在設計問題方面就應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方法。首先根據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內容,在設計問題時就要將這些知識內容進行分清,教師可以將兩個知識點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的思路更加明確,從而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在實際數學運用中,還會出現一些學生不注意的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根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盲點設計問題,從而擴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設計的問題還要具有發散思維性,針對同一問題延伸多個知識點分析,使學生能夠從知識的正面與反面進行分析,從而提高他們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在課堂上才會有效地進行提問教學。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活躍的課堂教學,可以帶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在長期的提問教學中,得到一種實踐性的訓練,這可以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不僅能大膽地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還能大膽向教師請教問題。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所有學生提供全面的回答機會,不能只注重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提出問題時,首先讓中等成績的學生來作答,在學生作答時要提醒全班學生認真傾聽,等學生作答完畢后再讓其他學生進行反駁或補充。如果這位學生回答正確,就可以讓成績稍微差的學生進行重復;如果這位學生回答錯誤,教師則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作答。這樣,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了答題的機會,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作答的興趣也會高漲。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老師不應該一味地提問學生很多的問題,這樣會讓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的思維走,長此以往,思維創新能力很難真正提高,這便要求老師必須認識到提問質量的重要性,選擇那些重要的問題進行提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更好地思考,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提高提問有效性,還能夠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教學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新課程教育理念更加強調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進行以鼓勵為主的教學評價,以培養學生發展綜合素質。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整個提問活動過程進行認真觀察和有效跟蹤,對學生在課堂提問中取得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要給予寬容和鼓勵,不能對學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評價或只進行對與錯的簡單評價。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對學生回答做出合適的評價,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目標。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點燃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