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靈
(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職業中專有別于普通中學而存在的,其為那些成績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提供另一條學習途徑,但是由于職業中專的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學習能力或學習態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所以職業中專的教學發展水平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但是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改進,職業中專的教學體系也在日益正統化,而美術作為職業中專中重要的課程,其在課堂改革中尋求新的發展,通過開放性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職業中專的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職業中專的的教學質量一直不被重視且處于低水準狀態,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職業中專的學生的學習存在較大的問題,一般都是一些文化課學習水平差的學生,他們在初中的學習中沒有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日常學習中不僅缺乏學習方法,而且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學習動力,所以學習經常半途而廢,還有這些學生一般在初中班級中成績處于下等程度,長期處于老師的責罵和同學的歧視中,這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懷有質疑,加上中考失利引來了社會對其的負面評價,更加重了他們的自卑感,種種因素令學生喪失了學習自信心,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許多學生懷有自暴自棄的心態,對美術學習和藝術創造失去了熱情,而且學生這種心態形成形成氛圍并長久保留后會影響到整個職業中專學校的教學氛圍,并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所以如果能夠幫助學生找回學習自信心,就可以使學生對美術學習重新產生興趣。
其次,要考慮到職業中專的受教育人群都是一些處于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盡管再年級上他們已經拜托了稚嫩期,但是這群孩子并沒有社會經驗,一直生活在學院環境中,心理年齡較低,不夠成熟,在這樣血氣方剛的時期,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且表現欲相對更強,由于剛剛初中畢業,年齡處于十六七歲的花樣年華,心理還都不夠成熟,因此他們有較強的虛榮心和表現欲,這種年齡狀態是很適合藝術創作的,學生能夠更直觀的將自己的心理映射在作品中,通過繪畫創作進而進行情感宣泄,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能夠做好引導,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情感與繪畫創作想連接,更開放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雖然職業中專的教學模式在一直向新的方向發展,但是就目前的形式來看,職業中專的美術教育現狀仍然差強人意,一些因素成為開展開放式課堂教育的阻礙,所以發展新型開放式課堂時,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問題,看到不足。
雖然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一直在提倡創新性的、開放性的教育教學方式,但是在大多數的職業中專教學課堂中開放型教學方式并不常見,我們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講臺上,學生在座位上,老師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自顧自地教授自己的課程,而學生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兩者“互不干擾”,沒有交集。在這樣的課堂中,沒有思維的引導,沒有情感的表現,只有一遍又一遍的課本知識講解,缺少了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教育,真正美術教育不是課本知識的記憶,更不是輕描淡寫的講解,而是藝術思維的培養和自由思想的碰撞,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中一步一步的思維引導,這遠不是那些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和內容繁復的教材內容所能夠完成的。
美術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靈敏度的考察要求更高,但是反觀如今的職業中專美術教育課堂,其并沒有關注到美術教育的真正目的,忽略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把課程完成度放在首位。本來在美術作業中是最能體現學生個人的藝術素養和創造力,但是一些老師為了提高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率,布置的課后作業內容過于單一化,沒有做到對學生美術能力的考察,同時在批改作業時,沒有保持認真的態度,并未對學生的作品提出指導性建議或評價,破壞了課后作業提高和鞏固學生能力的作用。
在理想的開放性美術教育課堂中,充滿了對藝術的追求和不同想法的碰撞和交融的快感,那樣的課堂無論如何也應該是多彩的,是充滿活力的,但是現實中的美術課堂卻恰恰相反,沉悶的課堂氛圍,照本宣科的老師和昏昏欲睡的學生是構成美術課堂的組成部分。學生在這樣的沉悶的課堂氛圍中,不僅不能深入理解美術教育的深層含義,培養完善的藝術素養,甚至還會對美術教育產生誤解,進而對美術課堂失去興趣。
所謂創新性教學,其形式上肯定要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開放性教學中,不再把教學任務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放在首位,在綜合考慮學生的天性和美術教學的教學目的以后,探求開放性教學的創新性措施。
教學內容作為美術教學的主體在整體美術教學中發揮主要作用,選擇新穎的教學內容可以快速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美術學習有了興趣后,其課堂投入度會更大,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而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的內容可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正如“藝術來源于生活”,面對與現實生活相似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美術創作思維會更加的清晰。
繪畫創作需要思想的指導,而思想的多樣行就在于其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無論是是任何人這個世界上都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思想,而美術是學生性格、思想的外在表現,所以繪畫能力鍛煉的過程也是學生人格培養的過程,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對美的追求,真正開放的課堂是允許各個學生表達個人想法的課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思想的多樣化。
學生的繪畫創作是自己思維和想法的具象映射,不同的學生,其想法必然存在差異,故而作品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通過將學生作品公開展示的方式,讓大家互相交流想法和思維有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也可以為其提供更多不同的創意;另外,通過評價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
在學習過程中,有了優勝劣汰的對比就能激起學生的上進心,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作品評價機構,這種評價機構不是對學生的審美觀念進行批判,而是借此傳遞老師的審美觀念,通過老師對學生作品的持續反饋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審美觀和藝術素養,同時增強學生與老師的聯系。
總的來說,職業中專的教育模式一直到不停的改進,趨向于一個正規化的教學教學系統,而其中不可忽視的美術教學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相對于以往的教學方式,在開放性的課堂中,老師可以靈活控制課堂教學內容,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通過開放性的展示和評價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以及通過繪畫表達自我的能力,拋去過去職業中專的教育形象,建立起創新性的美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