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亮
(河北省任縣永福莊鄉楊固小學,河北 任縣 055151)
在現代法治社會中,是否具備法律素質,有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衡量個體社會化程度的一項基本標準。
我認為,當前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質,必須著手以下幾個方面的構建:
一是完善素質教育理論,把法律素質作為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加以研究。從實質意義上講,素質教育應該認為是對馬克思主義“全面發展教育”的進一步詮釋和具體化,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養和發展所有學生的各種素質,而“全面發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實現途徑。傳統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體育是素質教育的幾個重要途徑,但決不是全部途徑。素質教育的途徑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科技和教育事業本身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完善?!敖ㄔO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提出,又為學校素質教育提供了一條重要的途徑,那就是法律素質教育,這是社會、教育和人的發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選擇。加強法律素質方面的理論研究,明確法律素質在個體綜合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質的基本內涵、層次和養成規律,對完善素質教育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建立科學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使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能夠接受到系統的法制教育。其實,法制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一樣,具有自身的認知規律和結構體系,沒有相應的課程就難有法制教育實效。因此,教育決策部門應當及時修改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建立法制教育課程體系,讓法制教育作為一個重要學科納入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當中,使法制教育在學年編制、課時分配、學周安排和教材編寫等方面都加以明確,把“軟任務”變成“硬任務”。同時,要加快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法學院校開設一定比重的教育學科,在師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課程,從而使法律專業人員能夠進入教師隊伍,使師資隊伍具有相應的法律素質,最終使現代學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資源保證。
三是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實效。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一樣,不能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概念的掌握,而應把重心放在素質的提高上,養成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為習慣。為此,在認真完成正規法制教育課程教學任務基礎上,還需要努力探尋其他富有實效的途徑和方法。如可以利用學校部分教師和校外司法專業人員的法律智力資源,開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講座”,制定計劃并嚴格執行,可以幫助學生成立法律協會,進行有關法制方面的學習討論和實踐,還可以組織青少年學生旁聽各類案件的審理,切身感受違法與制裁、犯罪與刑罰的必然聯系,可以在法官和檢察官的協助指導下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實踐提高素質等等。
四是實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設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園環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國方略的一種生動體現,同時也是學校得以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實行依法治校,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按章辦事,就能在校園內形成講民主、積極參與學校管理、自覺維護校規校紀的良好氛圍,這是一種強大的隱性課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體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不知不覺地養成認真學法、自覺守法、善于用法、勇于護法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終實現現代學校法制教育培養目標。
學校教育要加強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放在與德育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要不斷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以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