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峰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杜橋鎮第一完小,河北 衡水 053500)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在教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這種趨勢下,同時有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涌現,而且在教學實踐中反應良好,語文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索,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行。
毫無疑問,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小學語文的合作式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更要充分重視教師的這一作用,讓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至于走偏方向,獲得更大的收獲。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效果,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首先,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學習更加豐富的合作式教學理念和開展方式,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別人優秀的理論,才能夠指導自身的教學,并且能夠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取舍,這樣才能夠做到教學方式的適用。其次,教師應該不斷的利用豐富的資源比,如圖書館資源、網絡教學資源等不斷給自身充電。合作學習的方式需要調動起學生多方面的因素,這就需要教師自身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夠更好的給予學生有效的教學指導。小學語文教師在合作式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必須不斷地去學習,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更好的引導學生完成語文課堂的學習任務。
有效的教學內容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們在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式學習的方式中,必須精選教學內容。小學語文的教學可以分為多方面的知識內容,如拼音、字詞、閱讀、作文等板塊,在合作學習中,必須精選這些方面的內容,并且內容的選擇應該做到多樣化,做到可分解。因為合作學習的本質就是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質,發揮自身的特長,去和同學們共同完成語文不同板塊的學習,這就需要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學生能夠有充分自主的選擇。每個學生的興趣點不同,對于內容的關注度就不同,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另外,內容的選擇應該做到有深度有廣度,有價值的教學內容才有利于幫助學生去完成語文的學習,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同時,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做到具有開放性,因為語文自身包含多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內容必須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對問題能夠有一個理性和客觀的認識,不斷的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進步。
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充滿了情感、有遠大的理想、有鮮明個性的完整生命體。如果只是籠統地將幾個學生分成一組,隨意指派一名學生組織小組學習探究活動,新的課程改革也就無法真正地落到實處。小組成立之初,應多加訓練,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適時引導,讓每位學生都學會傾聽、合作與交流,從而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卓有成效。教學活動中設置的合作學習問題,如果過深,很可能使學生獨立完成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從而自覺地尋求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主動進行交流、討論,相互借鑒,共同體驗合作的快樂與成果。也只有這樣的討論交流,才能讓學生感興趣,小組的合作才不至于擺形式、走過場。才能使學生學到有用的語文知識,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在回答問題中,對理解新異、方法獨特、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適當的表揚獎勵,發一顆小紅星、小紅花、小紅旗等,激勵學生不斷進取,為今后的學生創新活動奠基引路。另外,對同一問題由各小組成績相當的同學來回答,這樣才能評價公平合理。既要提問結果又要提問過程,使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與學和諧而富有時代氣息。
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基本理念。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幫助學生學會自主意識,提高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去體驗新的學習生活、去感受學習知識所產生的樂趣;激發學生與人交往的渴望,教會學生在謙讓、和諧、友善的交往中去體驗親情、友情。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去感受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那份成就與快樂。因此,課堂教學活動中在評價學生的具體操作中要愛護、尊重、寬容我們的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是一個活靈活現的、小組合作學習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一種教學行為。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各小組組員發表的見解應當是全體組員進行合作交流的結果,它代表了小組學習的成效,在這種學習環境中,老師要以積極樂觀的教學態度去看待學生的學習行為,以欣賞、理解、贊美、期待、真誠、關注、合作平等的眼光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從而提升學生內心世界中那種渴求進取、向上的崇高愿望。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