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回民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當前教育領域十分看重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能力培養。美術學科是一種藝術類科目,其有想象元素,學生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作品,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小學美術教學除了要對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美術技能進行培養之外,還需要注重學生的智力、創新意識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新課標中強調了教師以及學校都需要提升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然而,當前還是有很多的學校對美術課程缺乏重視,只是將其當做副科,而主科就可以隨意占用美術課時間。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教師對美術課程缺乏重視程度,因此,當前學校需要強化美術教師的教學培養,加強他們的教學意識,更新教育概念,全面的對學生的美術天賦進行挖掘[1]。另外,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具有創造性特征,學生能夠動腦、動手和動心思,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敷衍了事,未認真的進行備課,課堂上只是給學生畫幾幅簡筆畫,之后讓學生進行模仿。這樣的教學沒有價值,也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概念以往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給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主動的畫出自己的想法。
當前,美術教育要想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就需要教師采取合理的措施,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給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探索美術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的這方面能力進行培養。多媒體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小學美術教育中也需要注重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優勢,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以及直觀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美術知識,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踴躍的參與到教學中。多媒體能夠直觀的將圖像展示給學生,這有利于學生感知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動物王國”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先給學生播放和動物有關的動畫或視頻,讓學生注意觀察動物的特征以及形狀,能夠產生初步的認識。學生對于這種方式也會十分感興趣,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能夠主動的觀察動物,之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示范怎樣用幾何圖形組成一個動物的形態。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直接看到幾何圖形變成動物的組合過程,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會想要動手操作,這還可以促進學生抽象意識的培養,給他們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需要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給教學的開展提供意識層面的條件,引導他們形成創新思維,給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往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模仿教材中的作品或給學生框定繪畫的方法以及方向。這樣的方法雖然能夠強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美術學習以及創新能力培養都具有消極的影響[2]。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讓他們仔細的觀察,讓學生能夠自由的想象,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讓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美術創造,讓他們可以形成發散性的美術思維。
比如,在學習“太空里的植物”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然后可以給學生展示和該主題一致的繪畫作品,鼓勵學生自己的觀察、認真的思考,想一想太空中的植物和地球上的植物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最后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把其送到太空中,通過繪畫的形式,畫出這些植物到太空后的變化。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加其他的相關元素,如宇宙飛船、星星等。
自信心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力,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可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及時的鼓勵學生,客觀的進行評價,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學生得到的成績,這樣做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進而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可以積極的進行創新,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育是落實美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當前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升對課程的重視程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激發和培養,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美術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