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敏
(南昌市洪都小學,江西 南昌 330024)
隨著目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都開始受到教師和學生們的廣泛關注,其中合作學習就是十分突出的一種,在目前的教學背景當中,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都開始嘗試使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方式來開展數學教學,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質量,課堂合作學習方法應該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關注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協作意識。在課堂當中有很多不同的動態因素,教師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動態因素進行更加有效的結合,促進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給小學數學課堂帶來更加全面的轉變。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是一個十分廣泛的定義,學生們在學習階段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稱之為合作學習;通過班級合作的方式依然可以稱之為合作學習,教學在一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者作用,把各種動態因素有效結合,并且將團隊學習成績放在個人學習成績之前來進行整個課堂教學的評價,讓學生們把“團隊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進行學習和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最終的課堂教學目標。如果學生們的學習僅僅從個人出發,那么整個課堂就會變得不夠完整,并且最終的學習目標也會表現的過于狹隘,學生們在獨立學習階段,也容易讓自身的思維逐漸僵化。所以合作學習就強調讓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得到提升,讓團隊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在互相幫助的學習狀態之下獲得共同進步,學生們在合作學習模式當中也會進行主動溝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到其他人身上存在的優勢,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點,獲得更加充分的學習質量提升,而且在和其他人進行交流階段,思維方式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轉變,從而避免學生們的思維固化[1]。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三大基礎科目之一,對于學生們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學習意義,雖然不像語文那樣是所有科目學習的基礎,但是依然有很多科目依賴數學知識內容作為基礎,如果學生們的數學基礎能力不足,那么學生們在一些科目的學習上也會遇到阻礙,通過數學學習,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可以獲得有效拓展,從而在面對一些科目的抽象問題時進行更加靈活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找到解題思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著很多的數學知識,這些數學知識時刻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數學科目在小學當中作為一門必修課,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開展,能夠讓學生們在團隊合作學習的狀態中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并且通過觀察其他人的學習方式改進自身學習方法,這樣一來也可以讓學生們日益膨脹的學習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滿足。課堂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讓學生在和其他同學的交流之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打下更加堅固的數學學習基礎。
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分組階段教師一定要遵循分組合作學習的準則,目前的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分組階段,都沒有進行綜合考量,僅僅是按照學生數量來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們以前后桌或者同桌的方式來組成小組,這種分組方式所帶來的學習質量提升遠遠不足,甚至如果小組之間的成員性格嚴重不合還會帶來反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分組階段應該盡量保證分組完成之后能夠達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目標,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小組當中的成員特點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2]。此外合作學習任務的劃分對于學生們來說也十分重要,教師在完成小組劃分之后,在制訂合作學習任務階段,應該意識到已經轉換教學方式,不再是針對個人的教學,而是針對團體的教學,所以在教學任務的難度上也應該進行適當提升,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一個小組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都需要經過討論交流才能夠有效解決。
在開展教學階段,教學素材的選擇十分重要,教師應該保證選擇出來的素材能夠給課堂教學提供便利,并且適合教師使用這些素材給學生們帶來教學引導。通常情況下教學素材和學習資料都需要教師來準備,教師需要在開展教學之前,向學生們展示這些教學材料,引導學生們從這些內容出發進行深入討論,創造一個更加優秀的課堂教學氛圍[3]。在這樣的教學狀態下學生們也可以感受到教學的趣味性,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在完成小組分配之后,還要保證能夠讓小組當中的每一個成員能夠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每一個小組當中確立一個核心,提高小組成員的團結合作意識,這樣一來小組成員就可以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完成數學學習。對于學生們來說小組之間的成員不僅僅是合作伙伴,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學生們在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質量的同時也在互相比較誰能夠獲得更加明顯的進步,教師也要引導激發這種競爭性,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4]。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課堂發生的轉變,在學習小組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地位,發揮自身的優勢,獲得更加充分的數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