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安徽省阜陽市潁南小學,安徽 阜陽 236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學生在學習中素質的培養越來越重要,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再只是提高學習成績,還要提高自身素質。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學生若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鑒賞古詩詞的方法,就可以汲取古詩詞中的精華,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對于提高自身素質有很大作用。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古詩詞賞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古詩詞很大的一個特點是語言不是白話文,對于小學生來講,理解起來有些許難度。如果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不注重詩詞意思的講解,學生在古詩詞理解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在古詩詞字面層面的理解都達不到,談何鑒賞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意蘊。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賞析教學時,應該把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切忌讓學生在不理解古詩詞的情況下進行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不僅達不到學習古詩詞的目的,還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失去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這對于教學來講得不償失[1]。
例如,在學習“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句詩時,教師應該先對這句詩的意思進行講解,“白帝”和“江陵”都是地名,讓學生不要過多糾結這兩個詞的意思,學生明白詩詞的意思后,背誦詩詞會簡單容易,不會產生抵觸心理。此時教師再結合古詩詞進行賞析教學,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學生才可以在理解詩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古詩詞中所描寫的美好景象。
古詩詞賞析重要的是要和作者達到情感的共鳴,和作者在同一情感層面才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若詩詞的講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學生無法對詩人的情感進行全面理解,很難把握古詩詞的情感底蘊。創設教學場景可以幫助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讓學生與作者達到情感的高度一致,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更深層面的精神意思[2]。
教師在進行古詩詞賞析時,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創設教學場景。教師可以將古詩詞中描寫的景象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也可以在古詩詞賞析的過程中,用音樂來營造古詩詞的氛圍;同時,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引導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用問題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教學場景。例如,在學習《回鄉偶書》時,教師可以把作者從小時候離開家鄉,到年老鬢白歸鄉,使用鄉音與兒童對話的過程制作成動畫,在課上用動畫過程講解詩人心中的久居他鄉的傷感之情;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與詩詞意境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思考,理解詩詞的情感內涵。
教師應該在進行古詩詞賞析教學中,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進行古詩詞賞析的興趣。只有學生自身對古詩詞賞析充滿興趣,古詩詞賞析才可以高效開展。教師可以在進行古詩詞賞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加入到古詩詞的賞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3]。
教師可以采取建立討論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賞析古詩詞的過程中進行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重視學生意志、情感方面的培養。例如,在學習《憫農》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珍惜每一粒糧食,體會“粒粒皆辛苦”的詩詞情感。學生在進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在進行思想碰撞的過程中對自己進行反思,領悟古詩詞中蘊含的情感。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在古詩詞賞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4]。
教師要在進行古詩詞賞析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古詩詞的習慣,重視古詩詞教學的拓展延伸,提高學生的詩詞儲備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材上學到的古詩詞有限,教師應該拓寬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渠道,豐富學生古詩詞的儲備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觸類旁通[5]。學生大量閱讀古詩詞可以了解詩人的生活年代以及寫作風格,有利于學生結合詩人生活的年代理解古詩詞背后蘊藏的情感,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詩詞鑒賞能力有提高作用。
教師應該在日常的詩詞教學過程中進行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詩詞儲備量,讓學生在學好教材的基礎上,學習到更多的教材之外的古詩詞。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中國詩詞大會》的相關片段,讓學生了解學習除教材之外的古詩詞,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創新,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切實達到提高學生詩詞儲備的目的。
綜上所述,古詩詞賞析是學生學習古詩詞過程中的重點,學習古詩詞賞析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對于學生提高自身修養具有很大意義,有助于學生提高語文成績;同時古詩詞賞析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