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新疆圖木舒克市五十團第二中學,新疆 圖木舒克 843804)
隨著課程改革不斷發展,今天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教學方法也有了變化和創新。語文課教學效率關乎到學生在一節課堂中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也體現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對語文課內容的把握和重點知識的講解是否透徹的表現,因此,如何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效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必然要面臨的問題。
傳統教學理念都是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由于語文知識跟其他課程知識不同,特別是古詩文部分,需要老師下功夫去講授。但是部分教師沒有把學生放在教學中心的位置,教學理念有待轉變。我們以生字教學為例,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基本都是圍繞教師教、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開展。在低年級段,粗略計算下來平均每篇課文中都有十多個生字,教師就會重復著之前的教學課件,先在課文中找出生字的位置,接著標注拼音讓學生跟讀,再要求學生記憶生字,花費不少的課時,導致講解其他內容的課時減少,不但讓小學生覺得識字學習枯燥無味,還影響了教學成效。我們以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在講授新課的時候基本都是會先回憶上一節課的內容,接著用純理論的方式引入新課,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實現提升語文教學成效的目標,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實施轉變自身的角色。一方面,教師身份角色的變化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變成教學的引導者,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幫助學生完成教學過程,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支援。另一方面,要轉變課堂教學順序的關注點,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先關注學,再關注教”,我們這里所說的“學”,就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相關認知結構。在學生上課之前,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狀況了然于胸,備好課,明了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沒有掌握什么;學生最想學習的是什么?(這是教學重點)學生怎樣學習沒掌握的東西?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師要結合這些要求來轉變教學設計的切入點,確定課堂的主要知識點,找準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對學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引導其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挖掘教學資源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教師要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通過播放好聽的歌曲,編排簡單的舞蹈,以及組織有趣的游戲等活動來構建新奇有趣的生活場景,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當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之后,就會更加愿意參與到教學當中,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講解重點詞語的時候可以結合歌曲讓學生加強記憶,可以帶領學生編寫童話和故事,加深記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會提出一些教材之外的內容,這時候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鼓勵,讓學生對學習這件事充滿興趣。另外,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教學道具,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可以通過觸摸、聯想,觀察、描述等方式讓學生嘗試了解新鮮的事物,在不斷論證的過程中找到教師想要開展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鞏固這些語文詞語,讓學生在強化語文知識的同時感受成功的喜悅。這些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更為輕松愉快的氣氛下參與到游戲和學習當中,可以通過唱歌、表演、猜謎、聽故事、編兒歌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表現,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育教學是針對人的教育,尤其是在義務階段,小學語文課程屬于基礎性課程,要把重點放在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方面,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這就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人。比如,采用情景對話和表演的互動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里有很多帶有童真童趣的文章,有童話故事,有帶插圖的文章等,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創設相應的情境進行互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讓小學生進行對話模擬,在這樣的模擬訓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贈汪倫》這節課的時候,可以針對教學內容,以李白跟汪倫的故事作為切入點開展情境化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通過兩人的故事來理解這首古詩的深刻內涵。還可以通過合作朗誦等互動形式,在合作交流的情境中,不僅掌握了古詩詞的含義,也強化自身的語言感知力。再比如采用討論辯論的互動形式。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開展有效的訓練互動,引導學生積累語文學習方法與經驗,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感悟學習過程,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寓言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立相應的“大家一起來討論”的環節,積極鼓勵學生結合“井外的世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把想法表達出來給小組成員聽,其他小組成員在聽了別人的觀點之后再說出自身觀點,可以是贊同也可以是反動,在求同存異中達成共識,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互動表達水平。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環境下,對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性予以確定,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標準,這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發展新課程環境下教學的優勢,實現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需要我們要重視教學理論的引入,結合教學實踐,不斷總結并完善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熟練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的有效性,真正的落實到教學當中,實現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