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成為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重要環節。高校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專業課教師實踐課程思政是對教書育人雙重職責的完整理解,也是思政教育打破孤島式傳播困境的關鍵?!八颊逃粦摢M隘地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復旦大學高國希教授說,教育的目的在于啟明學生的心智,有正確觀察和分析社會的知識、立場和方法。挖掘學科育人價值,傳遞核心價值觀,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是每個專業課教師的本職所在。
很多高職院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都會開設公共關系課程,它是一門關于信息傳播、關系協調和形象管理的現代管理科學,特別注重對公共關系觀念或意識的培養。公共關系是“術”更是“道”,它是組織在處理紛繁復雜的內外部關系時面對所秉持的世界觀,強調在經營管理中注入愛、尊重、公平交換、滿意、信任和歸屬等情感,通過建立信任關系來創造和生產社會資本。[2]公共關系的核心價值就是創造真善美:它立足于真實而發揮作用,以事實為基礎,信息公開、手段透明、溝通雙向;它心懷大善,重視公眾利益,追求組織營利性與社會性的平衡,以承擔社會責任為己任;它守望美好、追求美形,珍視形象和聲譽,在社會交往中創造和諧之美。進入21世紀,公共關系被廣泛應用于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國家形象、品牌塑造、聲譽管理和市場營銷戰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因為網絡水軍泛濫、黑公關盛行面臨職業倫理性的挑戰。2013年10月,我國以陳先紅教授為首的學者提出了“陽光公關”的理念和15項正能量基本守則,為重重迷霧中摸索前進的中國公共關系實踐指明了發展方向,也為公關教育確立了世界觀和基本準則。
依“道”而行,公關行業才能走得更長遠,公關教育亦是。公共關系學這門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挖掘高職公關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就是要強化公關職業倫理規范的教育,在教學中明晰公共關系的核心價值,探究和傳播公關之“道”。知道守道,方能以道御術?,F代高職教育是以職業人格塑造為核心的職業教育,始終要把“育人”而非“傳技”作為教育的目標。厘清公共關系的的本質,擺正從事公關活動應有的態度、立場,掌握解決公關問題的總的原則和方法,方能使學生在公關全息時代穿透各種迷霧疊嶂,對所接觸的公關信息進行理性思考和有效對話,實現滿足新時代公關道德需求的巧傳播。
要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使思政元素真正入耳、入腦、入心,課程思政不可生硬說教,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是關鍵。所謂“基因式”融入,是以構建良好心智模式為目的的德智融合教學,注重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高職公關課程教學中,可嘗試以下切入點:
很少學科公眾對其基本認知像公關那樣充滿誤解。在實踐和傳播過程中,很多人把公關當成“拉關系、走后門”的學問,或視為博眼球、一夜成名的工具,甚至認為公關無所不能,是萬金油。對公關的誤解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無法回避的。在公關教學中,要允許學生側重不同的屬性對公關有多樣化的理解,因為公關內涵的豐富性與外延的擴展性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引導他們走出認知誤區,結合身邊人、身邊事對那些庸俗的、片面的理解予以批判,區分公關與廣告、交際、宣傳、新聞稿的不同,在“撥亂反正”中認清公共關系的本質。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公關教學有必要走向歷史深處,梳理職業公關一個多世紀的生長脈絡:公關從不光彩的報刊“宣傳”行為中發端,因為良心記者的“揭丑”運動促進職業的誕生,又以“輿論工程師”自居逐漸興旺和繁榮,直至成為“美好、和諧共同體的引領者”。從業者的理念也從“公眾該死”、“公眾應該被告知”、“投公眾所好”發展為“相互依存、相互理解”。通過重溫歷史,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公眾力量的崛起不可阻擋,現代公關應是在平等對話下尋求共識的行為,那些經過歷史洗禮和錘煉的公關道德遺產足夠后來者明晰前進方向,加強自律和他律。
公關案例讓公關教學鮮活起來,在課程思政中善用案例載體能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墒褂谜吹湫桶咐龑Ρ鹊姆椒?,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比如在講危機公關時,不妨將“老鼠門事件”中海底撈的坦誠認錯與“女生遇襲事件”中如家酒店的被動致歉進行對比,比事發后兩者的反應速度,比危機聲明的基本立場,比危機管理的指揮和協調,比公眾輿論的不同反響。顯然,一個危機發生后迅速發出聲明,表明“這鍋我背、這錯我改、員工我養”的企業更容易得到公眾的原諒。危機公關不僅需要事實導向,更需要價值導向,公關真正的價值就是通過行動去建立信任。
課程思政是潛移默化中的價值導引,要從大學生關心的時事熱點入手,引發關注和討論,巧妙穿針引線,傳遞公關正能量。如,講到社會組織與公眾人物,可就楊元慶的“聯想并不是中國公司”、俞敏洪的“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國家的墮落”言論談談新媒體時代領導人形象對企業的重要意義;也可聊聊扎克伯克的聽證會和他的慈善帝國,說說社會責任與擔任;還可以盤點下近期娛樂圈人設崩塌的明星,出軌的吳秀波、抽煙的王源、調笑國難的張云雷,公眾人物與公共利益緊密相關,更應謹言慎行、愛惜形象,勇當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