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齊向
(貴州永貴機電制修有限公司,貴州 畢節 551500)
經濟新常態以來,我國從高速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時期,工業發展從以往的粗放型走向集約型,講究綠色生態、高效利用和創新改革,工業生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機械設計制造水平不再適用于現代化機械生產。機械行業發展將自動化作為未來發展趨勢,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一體化背景下,機械行業作為工業的支柱,各種新技術的應用,需要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發揮不同技術的價值。
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的支撐,才能切實推動我國工業發展,鞏固軍事實力。比對傳統機械設計制造,現代化發展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更加講究自動化和智能化,運用更加先進和科學的技術,促進當代的機械化生產,從而穩固我國工業發展水平[1]。這里介紹一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經濟新常態中的發展特點:
現如今,機械生產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工作人員采用電腦程序控制,實現機械自動化生產,且隨著各種信息技術和網絡設備的引入,還能實現機械制造的實時監控,監控可以在機械自動化生產出現意外時,對檢測到的安全隱患和意外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使得意外發生時不會造成安全事故。同時改變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減少人為因素影響,借助實時監控體系保證機械生產的連續性,有效解決機械設計制造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不足,以確保生產質量和生產安全。
高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效率;一個是生產材質、資源和能耗。傳統機械設計生產中,工作人員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進行生產操作,依據生產規則和規范對機械進行操作和監督;而現代的則采用機械和電腦程序控制生產,減少了人工成本,且保證生產操作的規范性,有效縮減了生產時間,提升了機械自動化的生產效率[2]。
要搞好機械設計制造,就必須以不斷提高其自動化水平作為前提。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引入電子計算機技術來組織生產運作,這也決定了機械設計制造行業效益的好壞。因此,電子計算機先進技術在機械設計制造行業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如下:
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技術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為平臺,實現計算機操作,有效解決了傳統手工操作復雜性的問題,同時有利于規避和降低由人工操作帶來的生產運作的風險。除此之外,這項自動化技術還能夠快速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幫助業務目標達成。
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在機械設備生產制造的過程當中同步進行檢查,有效管理各種潛在風險,及時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低水平,提高整個生產制造流程的質量安全水平[3]。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保證了機械設計制造行業在一定階段內處于平穩運行狀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機械設計制造的發展史上,也曾遇到過生產危機,能夠讓其化險為夷依靠的就是機電一體化技術,這項技術也成為機械設計制造行業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維護器。具體來講,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是數控技術,而數控技術的應用使得機械生產顛覆傳統的半自動化生產變得更加安全高效,對保持該行業核心競爭力有良好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數控系統還能夠突破空間的限制實現對機械產品生產的遠程操作,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提升。由此可見,全自動生產模式還可以不斷完善和升級機械設計制造原有的生產結構,是該行業發展的原動力。
機械設計制造的生產效率水平高低,取決于該行業引入的科學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因此,機械制造行業要改變傳統觀念,創造性地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機械設計制造當中,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網絡生產系統和監管機制,為生產、測驗、監督提供全方位支持,使機械設計制造網絡自動化管理得以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是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龍頭。當前,投入到研究機械智能化領域的資金占據總成本的相當一部分比例,因此智能技術的提升是不可忽視的。據調查發現,當前大部分機械產品均是先由有關設計人員根據市場需求、車間生產特點和智能系統環境的變化進行設計,在通過智能化系統對設計產品進行性能檢驗,根據系統反饋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有效調整,及時彌補缺陷,直到設計產品符合一系列有關標準之后才可以實現批量生產,以減少不必要的、多余的附加流程造成的浪費。
基于工業4.0發展要求,機械設計要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并且要減少環境污染,這就意味著設計中需要考慮其材質、生產工序和功能施工,這種設計理念和設計內涵,保證著機械設計制造的安全性、環保性和高效性,特別是自動化技術和電子化技術的結合,能有效提高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生產質量,促使機械制造過程更加柔性化、集成化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