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中原油田基地社區服務中心,河南 濮陽 457000)
為全面落實上級黨委工作部署,深化社區改革發展,強化社區管理職能,調整優化人員配置,抓改革、強基礎、優服務,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推進社會職能分離移交,轉變體制機制,維護安全穩定,迫切需要干部員工轉觀念、勇擔當、創效益。作為社區,以“轉勇創大討論”為契機,充分發揮協調、督導作用,積極擔當,立足本職,服務主業,服務職工群眾,做精做優服務工作,建設和諧穩定、美麗幸福新社區,為前線職工打造溫馨“大本營、大后方”。
社區就是居民的家,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是社區的本職任務。社區干部員工“轉觀念、勇擔當、創效益”具而化之,就是做精做優日常服務工作,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干部員工要積極擔當,思路創新,方法措施創新,以優質的服務滿足群眾的需要。社區領導及服務單位要經常深入小區,深入居民,積極溝通,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歡迎什么、反對什么,及時解決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緊迫的問題。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熱心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群眾之所盼,以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辦好每一件實事。為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要熱情實施居民“一門式”服務,“一號通”求助、“一卡制”繳費,打造便民利民的綜合平臺和綠色通道。協調督導轄區服務單位要定期進小區,開展水電暖、醫療等項便民服務咨詢,發放便民服務宣傳單、方便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個服務。一是文明服務。工作人員進居民家服務時,要言行有禮,說話和氣,舉止文明,視用戶為親人,通過服務使他們感到社區的溫暖。二是微笑服務。做到微笑溝通、微笑解答問題、微笑排憂解難、微笑征求意見等,讓居民在服務中享受關愛。三是規范服務。對服務質量、服務標準、服務態度等進行具體規定,并公布于眾。服務完工后,認真征求用戶意見,以用戶滿意為標準,及時整改不足。四是承諾服務。將服務質量、內容、標準等以書面的形式向用戶承諾,虛心接受居民的監督,并定期組織居民評諾,評價結果與本人工資獎金掛鉤。五是廉潔服務。員工在為民服務時不抽用戶的煙、不吃用戶的飯、不接受用戶的物品等。充分發揮“440” 熱線平臺作用,實行一站式服務,小區居民一個電話,服務人員要在規定時間內趕到居民家中,提供熱情服務。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定期對“440”熱線服務情況進行通報和講評,做到受理及時、快速分派、限時辦結、按時反饋,促進服務工作、服務質量不斷跨上新臺階。
社區是廣大居民的依托、歸宿,是主業單位的大本營,大后方。“轉觀念、勇擔當,創效益”對社區來說,就是建設好社區,發展好社區,解除主業單位職工的后顧之憂。這對調動生產單位干部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油田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結合 “五型”社區建設、“四創一爭”等要求,大力開展以創建文明小區、文明樓棟、文明家庭為目標的“三創”活動,倡導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引導居民共建文明和諧美好家園。大力開展道德大講堂,深入宣講文明理念、文明典故、光榮傳統,定期組織職工群眾學雷鋒,樹新風,做志愿者,積極走上街頭、走進小區,制止亂載亂種、亂扔垃圾、亂擺攤設點等不良行為,傳遞正能量,弘揚正風氣。在居民中持續開展“我為鄰居做一事”和“鄰里和睦一家親活動,發放“愛心鄰里聯系卡”,舉辦“左鄰右舍歡聚一堂”談心會,春節開展鄰里大拜年活動、端午節舉行鄰里合作包粽子等,引導鄰里相敬如賓,互幫互助,構建和睦鄰里關系。
要深入開展 “我要安全”主題活動。教育職工群眾牢固樹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打牢“我要安全”的思想基礎。組織職工居民大力開展查找安全隱患、“糾正習慣性違章”等活動,及時發現問題,逐項制定防范措施,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廣泛開展“風險經歷共享”活動,組織群眾參與危害識別,認真總結未遂事故的教訓,深挖細找事故隱患,查找分析原因,落實防范措施,促進社區安全運轉。認真實施“211”安全工作法,將“211”安全工作法的程序、內容、方法進行固化,讓職工群眾牢記于心。廣泛建立群眾安全員網絡,扎實開展安全診斷活動,將社區的安全工作得到全天候、全覆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特別是居民和商戶用氣用電,一定要強化檢查,精細管理,做到萬無一失。
社區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承載著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使命,千方百計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是社區義不容辭的本職任務,也是“轉觀念、勇擔當、創效益”的重要內容之一。
要狠抓綠化、美化、硬化、凈化、亮化建設。美好的環境是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客觀基礎。環境的好壞對人的健康長壽、幸福生活、快樂工作至關重要。具體到社區的環境建設,就是要上品位、上檔次的做好綠化美化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社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油田綠化美化要求,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施工,高標準驗收,高標準完善,加強管理,及時澆水施肥,打藥滅蟲,修剪造型,使綠化美化工作再跨新臺階,為廣大居民創建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鳥語花香、風景怡人的美好環境,使職工群眾享受創建和諧社區的成果。認真落實一日兩掃,垃圾日產日清除制度,公廁定專人打掃,全天候保持清潔,春、夏、秋三季每天進行兩次蚊蠅消殺,使蚊蠅密度控制在局規定的范圍之內。
要有聲有色的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健全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歌舞、戲劇等文體協會,配齊活動設施和器材,完善居民晨晚練點,引導居民走出牌場、麻將場,走進文化廣場,唱歌跳舞、打拳練劍,豐富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社區要充分發揮協調職能,元旦、春節、五一、七一、十一等組織系列文體活動,做到節日活動系列化,日常活動群眾化,比賽活動友誼化,晨晚活動廣場化,進一步激發居民的活力、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一體化水平。
要關心職工群眾生活。把職工群眾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豐富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完善服務體系,積極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要深入實施“三不”工程,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困難職工家庭、定期走訪困難職工家庭、互助互濟、金秋助學等扶貧幫困制度,廣泛開展“一幫一”、“群幫一”、“結對幫扶”等活動,構筑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生活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愛心幫扶小分隊”的作用,為困難職工群眾、空巢老人、外闖市場家庭提供更廣泛、更及時、更周到的服務,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快樂工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