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黎明
(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1800)
概念設計需要設計者參照設計理論和以往的設計經驗對工程布局,在前期階段,需要設計者從概念性層面判斷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建筑工程情況,以此滿足結構設計相關要求。
具體來說,概念設計主要包含三個階段:(1)分析階段,需要設計者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了解結構設計數據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建筑結構設計,只有做好分析階段的工作,對問題進行排查,才能避免模糊概念設計性質,提高設計效果。(2)綜合階段,如果遇到設計方案與建筑結構不相符時,需要設計者根據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行修改,使其設計圖紙得到有效展現,這樣既可以讓工程設計更為科學,還能避免設計方案或圖紙等出現問題,影響建筑質量。(3)評估階段,在設計時,設計者往往會設計出多個方案,需要對方案進行評估,選擇出最佳的方案,在評估時,可以通過功能模型方式來全面評估,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有效計算,在確保方案具有可實施性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性,節省建筑成本。
對于建筑結構設計來說,概念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有來說:首先,體現建筑美觀性。建筑作為視覺藝術的一種,人們會先從外觀上對建筑產生一定認知,所以,在設計時,如果運用概念設計這一理念,能夠增強美觀程度,有著較強的視覺藝術效果。建筑結構設計由眾多內容構成,如色彩布置、對空間合理把握程度。近幾年,全球文化開始相互交流、融合,西方國家的一些設計理念流入國內,使得人們對建筑審美發生一定變化,面對該種情形,一方面需要設計者了解用戶需求,明確設計方向,另一方面要有機融入中國美學、人文理念,實現中西合璧。例如,我國園林建筑中很多都運用了借景或者對景等手法,在建筑設計中,設計者也可以有效采用,對室內空間進行合理布局,在尊重自然法則的基礎上,達到創新目的,展現出建筑文化之美。其次,體現建筑人文性。伴隨社會發展,人文性以及審美性開始占據主要地位,在設計期間,設計者要充分踐行以人為本這一建筑理念,展現出概念設計內在價值,為居住者展現出建筑物的人文性。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可以應用現代化技術,營造出人們可以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一種氛圍,使現代人們自然情感可以得到喚醒,這樣既可以讓現代都市人們實現與自然共生,還能改善人們現有的居住環境。
為了確保建筑結構設計可以順利進行,在正式設計之前,需要工作人員做好場地選擇工作,確保建筑場地符合工程情況,這樣才能促進建筑工程可以如期完成。而在此期間,概念設計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對機械進行選擇時,設計者要參照地形情況,了解建筑結構相關信息,這樣才能確保機械選擇的合理性,能夠推動工程實施。另外,設計者還要思考地址因素,有的建筑場地中的土質是軟體,在施工時,會影響地基牢固性,所以,必須對地址進行全面評估,讓建筑場地與結構設計工作相互協調,提高設計質量。
內部結構是建筑設計中重要一部分,其中內部結構包含幾個層面,首先,布局設計。一般情況下布局設計分為兩個部分,即規則與不規則,前者可以使建筑具有莊重性,有一定規則感,后者能夠使建筑設計充滿靈動性,使其具有一定活力,這就需要設計者根據建筑情況來設計,恰當的結合規則和不規則房屋布局方式,在彰顯建筑莊重性的同時,又不失靈動,提高藝術效果。而在布局設計時,概念設計可以起到參考作用,設計者可以從中得到借鑒,確保各細節的合理性。另外,通過布局設計一方面讓人們切身體會到建筑所帶來的美感,增強對建筑喜愛度,另一方面能夠對建筑氛圍進行統一化處理,使建筑具有濃郁的藝術特色。其次,比例設計。建筑本身有著很強的空間性,也就涉及到比例方面的設計,需要設計者加以考慮,例如,在設計之前,需要從整體和局部這兩方面進行考慮,概念設計可以讓設計者大致了解設計方向以及思路,促使建筑展現出一定文化內涵。
目前人們不僅追求建筑外部的美觀性,還需要建筑有著較強的抗震性,當出現地震等自然災害時,能夠確保建筑結構牢固,讓人們放心居住,因此,在設計階段,需要對防震技術進行應用,其中在建筑結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基層隔震這一處理技術,設計者會以建筑結構為出發點,構建防震層,對建筑基礎與上部結構有效隔離,一方面可以降低地震所產生的傳播效果,提高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能夠減少對建筑結構整體破壞程度,最大限度內保護建筑結構,提高其完整性。在此期間,概念設計有利于設計者更好的分析防震技術中的數據,確定建筑結構防震等級,即使出現地震,工作人員不再需要開展大面積的修復工作,通過更換防震裝置就可以達到效果,減少了震后修復工作量。另外,防震裝置自身會具有一定變形能力,能夠對外物進行抵抗,保證結構完整,降低自然災害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在結構設計中概念設計主要用于協同工作。協同工作的概念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領域,需要充分做好各種結構件之間的匹配工作,讓每個構件都發揮自身的作用。只有進行了良好的協同工作,才能保證每個結構件在承受重力作用下,依然可以保持穩定,例如在進行框架結構的設計過程中,電梯井不得使用磚墻來進行稱重,其往往無法很好承受連續變動的載荷,應該采用粘土土磚砌筑。在進行相關抗震驗算時,應該充分應用概念設計和結構措施,如果對建筑的抗震性能有較高的要求,則應該使用剪力墻,在設計結構框架時,應該采用雙向梁柱剛接體系。此外,概念設計的協同性還有其它表現,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概念設計的應用,來讓各個結構件得到更加均勻的受力,讓建筑的重力得到均勻的分配,降低對結構強度的要求。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建筑的高度在不斷增加,層柱的面積會不斷增加,大大壓縮了建筑的實際使用面積。為了有效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在柱子的截面積中設置豎槽,從而減少對柱子的使用數量,進一步增加建筑的穩固程度,進一步提高建筑的使用安全。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建筑結構設計傳統理念已經不能吸引人們關注,所以,設計者要轉變思維,深入研究概念設計,把其合理內核的思想應用到結構設計中,在提高藝術性的前提下,確保設計數值準確,從而增強建筑結構的安全與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