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球
(湖南旺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200)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建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其施工作業中較為普遍的質量問題也會暴露的越來越多,如施工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形、裂縫等問題。針對此問題的出現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確發生該事故的原因,并通過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合理規范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質量控制,此時后澆帶施工技術就尤為重要。下面則針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特征進行詳細闡述:
一是解決沉降差問題。在高層建筑施工作業中,因建筑結構在設計期間有時會缺乏一定的實踐性,這就導致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施工設計難以在現實施工作業中加以呈現,這就會出現沉降問題,此時采取后澆帶施工技術措施,便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的發生,甚至可以通過針對性的澆灌彌補高低層之間存在的重要問題。
二是降低溫度變化的影響而出現混凝土收縮。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一般情況下會放置一段時間才能充分得以使用。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混凝土也是最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出現變形情況,甚至是收縮現象。所以需要提醒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要在規定范圍內對混凝土加以保護,因溫度變化導致混凝土變形的發生則需要針對不用的變形程度,合理選擇后澆帶施工工藝,使得整體上確保施工作業的質量安全,并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作業成本。
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材料由于受到溫度的冷熱影響,產生熱脹冷縮從而導致裂縫的出現。所以在選擇建筑材料時,首先要優先考慮選擇那些受氣溫影響小的建筑材料。在選擇建筑材料時,混凝土的硬度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建筑物整體的結構中,混凝土和鋼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硬度越高,那么建筑物才會更堅固。因此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比例來合理配置混凝土,否則將會對混凝土的性質帶來很大的影響。此外,還需要注意,由于混凝土有很強的收縮性,所以在兩個物體之間利用混凝土進行填充時,一定要充分的填滿,如果有需要還應該使用一些類似膨化劑作用的輔助材料,這樣才能避免混凝土在收縮后產生裂縫。
在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中,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一定要對后澆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例如在對斷面形式進行設計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接縫形式,使其與混凝土結構的斷面有效的結合。另外,在對澆筑的位置進行確定時,一定要盡量避免剪力墻位置,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梁、板反彎點。最后,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施工標準,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在符合相應規范和要求的基礎上對后澆帶進行設置。
在對后澆帶澆筑之前,需要進行鋼絲網模板的預設,確保鋼絲網規格和參數一致,防止鋼絲網出現粗細不統一的狀況。除此之外,施工企業需要對模板的物理參數做好實驗,保證其物理性能和穩定性都可以有效滿足質量要求。如果后澆帶的體積較大,需要在鋼筋的上下位置進行支撐模板的安裝,同時對模板兩側位置做好封堵,防止在實際的澆筑當中產生漏漿行為。還有,在對模板預設當中,設計方案中為后澆帶增加墊層,需要在施工部位坐高物理增強處理,并對其進行防水處理,減少外界因素對后澆帶施工的影響。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作為確保建筑質量的基礎,在開始澆筑之前,需要將雜物及時清除,同時對混凝土結構和施工區域的雜質也需要清除。在對后澆帶澆筑當中,需要確保構件兩側表面能夠濕潤,使得其至少能夠維持一天的濕度。對后澆帶當中的鋼絲網,需要對積水和雜質做好清除,防止產生生銹的狀況,從而對后澆帶質量產生影響。在后澆帶的實際施工當中,對周邊松散的混凝土及時的清除,防止其產生裂縫,從而對新舊混凝土的連接性產生影響。如果為水平后澆帶,職責就需要對鋼絲網所能夠承受的側向壓力進行控制,在確保鋼絲網穩定基礎當中,對后澆帶混凝土做好振搗處理。在實際的振搗當中,需要采用振搗器對模板之間的距離進行控制,防止產生流漿的狀況。
對于后澆帶垂直縫施工當中,需要采用鋼釬對施工裂縫進行振搗,確保后澆帶混凝土緊實度符合要求。在實際的施工當中,需要專特人員做好沖洗的檢驗工作,同時對人員的責任心加強重視,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檢驗標準。在對后澆帶溫度的控制當中,需要對混凝土的溫度合理控制,對混凝土澆筑工序進行理順,確保后澆帶和原來的混凝土結構能夠合理結合。一般,10℃是最科學的混凝土施工溫度,可保障混凝土具有很強的膨脹、收縮結合度。在后澆帶施工中,需要科學控制其時間,保障其工期在三天之內結束,防止混凝土出現干裂問題。
混凝土初凝之后,要對后澆帶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搗措施,促使漿體材料與骨料能相互結合,混合型材料能相互融合。從施工現狀來看,在施工中合理應用二次開發振搗措施能對后澆帶結構裂縫發生問題進行控制,提升后澆帶施工質量。對于后澆帶施工位置相關施工管理人員要合理選取養護措施,此類施工區域與其他施工部位不同,為了提升施工穩定性,要對后澆帶施工位置合理保養。完成相應的澆筑施工之后,要及時做好連接位置拆除工作,對后澆帶施工位置雜物進行清理。可以在后澆帶周邊布設相應的擋水磚,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可以應用各類布料等覆蓋物在施工區域進行鋪設,對養護時間合理控制。如果是在混凝土結構兩側位置布設后澆帶,需要將養護時間有效延長,比如可以延長到四周時間。
針對底板施工作業與預留后澆帶位置的空隙,作為施工技術人員必須清楚了解模板與保護層之間的距離,經過測量及計算在其混凝土距離合適的位置進行斷開。然后在混凝土扎板上進行合理部位的鋼筋固定,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鋼結構的質量,同時可以減少混凝土施工作業不必要的工序流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質量。
底板鋼筋安裝完畢以后就進行止水鋼板等工序的施工,事先預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與結構混凝土標號一致),下端為混凝土墊塊上端預埋短鋼筋作為固定止水鋼板的焊點。在對底部的鋼筋完成綁扎之后需要對止水鋼板支座在底板鋼筋當中固定,支座的安放距離需要按照實際狀況來確定,只要確保其能夠對止水鋼板進行固定就可以,在對支座固定之后在支座上沿止水鋼板方向綁扎密目鋼絲網作為止水鋼板下部混凝土斷開的設置,隨后焊接止水鋼板,在合適的位置焊接鋼筋樁用于綁扎密目鋼絲網,鋼筋樁應該與上部鋼筋等高。最后綁扎上部鋼筋,在上部鋼筋面以上混凝土斷開處綁扎與鋼筋保護層等高的木方條。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業中,待混凝土施工作業完成后在初凝階段,可以通過有效的施工作業措施加以處理干凈,此時則可以采取鋼刷針對表明進行處理,這樣能夠使得混凝土表明出現鑿毛的現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徑,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混凝土表明形成一層鑿毛,這樣在進行現場施工作業混凝土配比時就可以清晰找到相應地位置,很容易在出現沉降后對其進行后澆筑的處理。在其保護層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護膜。在澆筑完成后可以通過木板的方式來完成對后澆帶位置的密封處理,防止灰塵進入,最終影響質量。傳統做法中鑿毛是將所有舊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沒有松動的或沒有嚴重污染的只需要鑿毛即可滿足受力要求,因為后澆帶的封閉一般是在主體結構封頂之后,此時對于混凝土雖然已終凝,如果不是松動或者污染不會影響接觸面的受力。優化做法中不僅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時省去了后期清理鑿毛的施工,明顯節約工期與成本。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而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也逐漸被廣泛的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的運用后澆帶技術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熱脹冷縮等現象所引起的建筑裂縫情況,同時還能提升整體建筑質量,為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這無論是對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還是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