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輝
(北京中交京緯公路造價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PPP模式,是指在公私合營模式下,各個部門確立合作關系,在合作關系的基礎上,對各自的責任與義務進行劃分,從而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近年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為有效推動現代化建設的步伐,PPP模式的運用,加大了政府對于公共設施的投資力度,保障政府資金在各項公共設施的建設中合理使用。PPP模式的運用,有效幫助項目相關的合作單位完成自我轉型升級,有利于合作單位的長久發展。
1.有利于緩解政府的財政負擔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政府每年對于公共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增加,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尤其是當多個項目共同開展時,很可能由于資金投資力度不夠,導致項目被迫中斷,給我國現代化建設帶來巨大的損失。PPP模式的運用,有效將政府資源與私營企業的資金進行融合,確保項目資金投入的穩定性,有效緩解政府的財政負擔,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2.有效提升資源的利用率與服務水平
PPP模式下,私營企業的參與有效提升了建設過程中,資源的利用率與項目設施的服務水平。私營企業的活動開展多是以營利為準,因此在項目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會更加嚴格的重視對于資源的節約情況,并且為保障企業的長期發展,私營企業會格外注重項目本身的服務水平。PPP模式下,私營企業的經營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以往政府投資項目中出現的資源浪費以及服務水平偏低的問題,為大眾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3.能夠降低項目風險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部門對于項目風險的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當多項項目一起開展時,項目的修建過程中將會出現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項目的建筑風險。PPP模式的運用,通過吸引私營企業的資金投資,增加私營企業對于項目風險的管控,降低項目的實際風險,提高項目建設的穩定性,促使項目更好的完成。
項目示范工作對于PPP模式的評價極其重要,由于對PPP項目的示范工作比較輕視,沒有設立專員進行技術指導,進而導致項目的完工期延后。比之普通項目,PPP項目施工時間變長,以前造價管理需要政府審批之后才能進行,必須要通過政府對全過程的審查,這極大的降低了工程效率,提高了人工費用和設備費用。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也愈加成熟,使政府主體地位得到轉變,然而當前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就是要重視項目示范工作。
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制訂效的管理方案,結合當前工程建設技術及地區發展現狀使造價的管理效果得到充分體現。相應的財政機構必須要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分析,保證項目建設物有所值。然而在PPP模式下,相應的施工單位主要以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想盡快完工收取款項,沒有對項目造價做好預算,這就是財務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失職所造成的,對該模式的發展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PPP模式下進行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眾多的信息,如工程圖及相應的建設單位實力等,這些信息都必須要向省級相關部門匯報,然后對信息做好審核及補充。但是,由于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對示范項目實施信息上報不夠及時,使后期出現了眾多糾紛。一旦相應的條件有所變化就會造成工程造價難以控制的局面。另外影響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的管理還有可能是政府因素造成的,如政府沒有對項目進行合理的規劃,沒有對工程建設做好補助,這就可能會使其變成一項爛尾工程,給施工方及當地政府和社會都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
由于當前沒有對公路工程運營及維護制訂出較為科學的制度,極大的限制了PPP模式下對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的管理。在工程收尾階段結算過程中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會導致成本提高,造成政府和合作企業產生利益糾紛,甚至會出現工程項目竣工之后很長時間還不能對相應款項進行結算,難以確認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而且會產生很多社會矛盾。
首先,政府和企業應擬定工程造價實施的預算標準,且于合同當中注明工程質量的驗收要求。在此協調過程中,企業和政府需有效交流,及時依照現場實情及各種變化確認預算,對現場工程質量嚴加管控,只要由質量問題出現,就應立刻將其整改,不容許將隱患置于后續工序當中。其次,PPP模式于國內的發展還不具備較長時間,故而政府和企業還不具備充裕的PPP人才,對此需落實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企業需規定時間來組織相關知識講座、培訓,培養骨干力量參與專題學習,對員工意識、素質加以提升,強化其專業能力,并從社會中招攬相關人才,并重內部培育和外部引進。再次,對獎懲制度加以健全。政府部門對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價控制管理需擬定相應獎懲機制。在工程實踐中,對于較為成功的PPP模式工程造價管理項目需視為典范,對其宣傳表揚,且依據典型項目的工作方式和經驗于業內宣傳。同時,針對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未獲取較好效果,與要求不符的項目應進行批評,并總結經驗,明確總投資和概算不符的原因,以便今后開展工作避免同一現象發生。最后,PPP模式下咨詢部門的工作需更為具體、細致。這一工程咨詢不同于以往單一的造價咨詢,其業務范圍愈加寬泛,對咨詢單位提出的要求愈加嚴格。較之以往的咨詢模式而言,常規參考報告存在象征價值,無法契合投資方所提實際需求。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也不同于以往把造價控制管理或獲得效益的關鍵置于工程變更或不平衡報價上,而是經由強化作業人員業務素養與操作規范管理達成目的。因而,施工單位應嚴格依據施工規范開展工作,將施工投資和施工進度、質量的相互影響關系予以協調,從而確保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在指定時間完工,并具有較好質量。
PPP模式下,更為注重雙方對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融合度,在相應層面需政府和私營企業有效整合。如此便需政府盡量發揮資源優勢為施工單位給予技術支撐,且確保設計工作科學合理,對設計因素有效思考。要知道,若后續設計出現問題,那么配合工作便無法進行。另外,對公路工程項目協同設計時,應對公路工程環境、地質條件等加以思考,且需確保交通量預測科學合理,從而確保工程設計具有高可靠性,防止工程設計變更,縮減造價控制管理難度。
政府應對企業的采購體系嚴加監管,對材料進場予以高度關注,堅決抵制采購人員謀取私益的情況,并對整個財務過程嚴加管理。同時,施工單位在現場應對設備采購嚴加把關,設備操作人員需持證上崗,依據設備操作規范開展工作,且需對設備的保養和維護予以關注,有故障的設備需立即更換,從而安全作業。工程施工時,政府和企業應共同監管,促使工程依據設計方案進行,企業在階段性項目建設結束后,應立即通知政府予以監督、檢查,從而構建產生健全完整的質量控制和造價控制管理標準,規避工程質量問題發生。
在PPP模式下對公路工程造價的管理,可以通過TOT、ROT等方式把政府主導建設的項目合理的轉變為PPP項目,并在債權人的同意下,把政府債務改變為非政府債務,使政府的財政壓力最大化減少,繼而發揮出更多的職能對其他領域進行建設,最大化的使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和企業之間有效的合作,發揮出政府的監管作用。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方科學合理的評估工程造價,對政府主導建設的公路轉變為PPP項目有很大幫助。
由于我國PPP模式的起步較晚,比之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雖然PPP模式下對公路工程全過程的造價管理能夠使當地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的經濟效益得到極大的提升,然而PPP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因此首先要針對此構建一種示范機制,使得PPP模式下對公路工程全過程的造價管理的指導得到強化,這不僅對我國交通領域的建設意義重大,同時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