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位
(中共岳西縣委黨校,安徽 岳西 246600)
岳西高腔源于明代青陽腔,明末清初傳入岳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建國后政府曾選派高腔藝人參加地縣業余匯演。1959年成立了縣專業高腔劇團。上世紀80年代中期,岳西境內每年正月以“戲花燈”為依托,舞獅唱曲鬧新春,圍鼓唱高腔一度盛行。但是隨著電視、網絡的迅猛發展,一些中青年受現代音樂的沖擊與文化多樣性的影響,熱衷于現代的生活方式,鐘愛于流行音樂,岳西高腔傳承與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一)傳承人老化
目前全縣僅有2名(田頭鄉蔣小送、五河鎮王琦福)國家文化部認定的岳西高腔代表性傳承人,兩位傳承人都是70歲以上的古稀老人,且身體狀況較差,至目前為止,兩位精華技藝的傳承人還未收徒傳授,一旦過世,將給岳西高腔的傳承發展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和遺憾。
(二)傳承后繼無人
岳西高腔作為一個地方的傳統文化劇目,有它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尤其在樂器和唱腔上必須是口授身傳及自身的較高悟性。但由于“文革”期間高腔被禁封,加之存在于山區封閉的獨特環境,該劇在發展中長期受到冷落,在80、90年代的青年人中對它的了解認識相當陌生,加之城市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更多的年輕人崇尚現代文明,對民間的傳統文化藝術失去興趣,傳承人授徒難。
(三)經費缺口大
傳統文化要想傳承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有效的載體。但如果沒有資金的投入就談不上組織形式和有效載體的存在。目前面臨的資金困難有:1.場地。比如在岳西高腔主要傳承地的田頭鄉,高腔劇社只有一個中心場地,是臨時占用鄉文化站的活動室,且場地面積狹小,一次只能容納500名觀眾,不能滿足稍大規模的排練和演出,而下轄的方邊、柳畈、泥潭等班社均無場地。在岳西縣其他鄉鎮高腔劇社更無場地。2.演出服裝和設備。目前,高腔劇社的演出服裝多數是使用縣黃梅劇團及民間淘汰的破舊、過時的服裝,由于資金的限制,只能選購一些少量質量粗糙、檔次低下的演出服裝勉強使用。樂器、音響設備簡陋、舞臺燈光幾乎沒有,舞臺演出效果不佳。3.發放傳承人員的生活補助、誤工補貼、交通補貼困難。縣內進行一次大型高腔演出,所需各類經費就要4萬余元,一年一個班社社員的補貼需要5萬余元。導致各種演出不能參加,劇社社員隊伍不能穩定。因縣鄉財力有限,今后劇社的出路舉步維艱。
(一)岳西高腔演出方式獨特,以內容對應的劇目、曲目參入宗教、喜慶、婚喪等嚴肅性、娛樂性、民俗性活動,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形成一種“民俗中有高腔、高腔中有民俗”的高腔文化;其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表演藝術及其基本活動形式自成體系,演出風格獨特,唱腔獨特,傳承和發展了“滾調”藝術,有極高的戲劇學、音樂學、民俗學、文化學、社會學的學術價值和突出的藝術價值,對中國戲曲的變革與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二)岳西高腔戲劇內容涉及的歷史跨度長,文學典故多,涵蓋面廣,社會各個層面人物在劇中都有反映,具有較強的社會教化功能,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岳西高腔長期扎根于民間,融入民俗,通俗易懂,生命力強,對活躍農村業余文化、凈化社會風氣、促進鄉風文明、促進鄰里和睦、穩定村落人心、構建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岳西高腔演出活動的開展大大緩解了農民的“看戲難、看電影難、參與活動難”等,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岳西縣依托高腔劇社,每逢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組成宣傳隊深入鄉村開展巡回演出,在演唱傳統劇目的同時,創造性的采取老曲填新詞的方法,創新形式,用岳西高腔歌頌改革開放的成果,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把人民群眾引導到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文化生活當中,為岳西社會全面發展、構建和諧岳西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要在成立縣級傳承中心的基礎上建立高腔協會,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活動交流,搭建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協會可以采取定期不定期方式,開展傳習、演唱、交流及參加當地各類民俗活動,通過活動來滿足廣大愛好者的需求。還可以發揮人才聚集的優勢,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為岳西高腔愛好者提供外出學習、觀摩的機會。
(二)要加強農村文化隊伍的建設,培養一批批穩定的農村岳西高腔文化骨干。積極發揮國家級傳承人的帶頭作用,足額兌現傳承人的補貼經費。在政治上、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照顧。推行以點帶面的傳承保護方法,在鞏固和加強中心劇社主導力量的同時,不斷加強其他鄉鎮班社的建設,共同擔負起傳習高腔的重任。當務之急是保護藝術的載體—傳承人,對傳承人要給予一定的待遇和資金補助,明確他們的權、責、利,加強管理,使他們在藝術上不斷創新。針對傳承人老化的現狀,抓緊培訓第二代傳承人,選送2-4名青少年高腔愛好者去相關藝術學校深造,為傳習基地培訓指導型骨干人才;配備專兼職研究人員2-3名,進一步挖掘“岳西高腔”的藝術精華,在保證其本真性、完整性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配備專兼職創作人員2-4名,創作宣傳黨的好政策、歌頌農村新面貌等新詞新劇目,達到新老劇目結合、推陳出新之目的;積極舉行不同形式的岳西高腔專場演唱會,遴選20名左右唱腔較準、技藝精湛的青少年愛好者作為傳習基地的技藝骨干,建設后備人才隊伍。在縣內積極開展岳西高腔進校園活動,編寫傳習岳西高腔鄉土藝術教材,要求中小學生文體課中練唱高腔曲目;在縣電視臺增設岳西高腔欄目,安排播放短小優秀的高腔節目,讓更多的觀眾親身感受岳西高腔的優美旋律,增強廣大觀眾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岳西高腔發展氛圍。
(三)地方黨委政府要大力增加經費投入,拓展融投資渠道,保障岳西高腔傳承與發展的資金。政府部門不僅要給予岳西高腔政策上的支持,也要給予經濟上的支撐,要設立岳西高腔傳承與發展的專項資金,將其納入黨政工作考核目標。同時引導基層農民群眾自身成為保護、發掘、發展、創新岳西高腔的主體。政府要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不斷給予民間班社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戲臺,建設岳西高腔民俗園、高腔文化生態保護區等,明確專人負責,并把岳西高腔融入各類民俗活動中,把傳承岳西高腔與岳西旅游開發結合起來,實現文化活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