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0)
《辭海》中說: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為人體配合音樂或節秦所作的各種姿態,藉著有韻律的動作,表達內心的思想情感,并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而其中的“節奏”一詞,其意思是指"音樂中交替出現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從這些介紹中可以看出,舞蹈這種藝術形式與音樂聯系密切、不可分離。下面從幾個方面略作分析。
在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多處寫到舞蹈的詩句。比如《小雅 賓之初筵》寫道:“龠舞笙鼓,樂既和奏”意思是說:“吹奏著龠和笙(均為古代樂器),敲擊著鼓,伴隨音樂節奏而翩翩起舞”。西晉著名文學家傅玄在詩《卻東西門行》中寫道:”和樂唯有舞,運體不失機”,其大意是說:能夠伴隨音樂的,唯有隨時轉動身體,翩翩起舞。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代表作《從軍行》中寫道:“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邊關離別情”,其大意是說:隨著舞步的變換,琵琶重新彈奏新的樂曲,但訴不盡的卻是戍邊軍士與親人的別離之情。像這樣有關歌舞的記載還有很多,但其中的共同點是:在寫到“舞”的時候,不是手持樂器,就是伴有音樂。這都充分說明,自古以來,舞蹈和音樂總是同時存在、相依而行的。
古人關于音樂和舞蹈的記載,我們今天只能通過文字典籍來閱讀分析,因此有時會感覺比較模糊、抽象。但如果欣賞一下我國老一輩舞蹈家們的著名作品,感覺可能會更直接、更感性、更具體。比如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陳愛蓮的舞蹈《春江花月夜》,舞曲本身就是我國古典音樂的一首名曲,其中古箏優雅清新的格調、樂曲舒緩抒情的節奏,與藝術家爐火純青的舞蹈技巧融為一體,從而使其成為一部讓人陶醉的藝術精品;而被稱稱為“中國舞蹈之母”的著名舞蹈家戴愛蓮的《荷花舞》則是在舞蹈中直接運用了歌曲,當“藍天高,流水長,荷花朝向太陽,風吹千里香,祖國啊,光芒萬丈,你象蓮花正在開放”的歌詞伴隨優美動人的音樂響起,舞蹈家的翩翩舞姿立刻映入我們眼簾。這里,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藝術家精彩的演出,伴舞的音樂對于配合舞蹈、突出主題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舞蹈是社會生活的產物,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社會風貌、哲學倫理、人文習俗等。同時舞蹈又會反過來影響社會生活,對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操守、審美情趣等產生重要影響。我們今天大力倡導藝術作品要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實際上就是要實現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的。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要反映好人民的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舞蹈藝術作為我國藝術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基本功能同樣只能強化而不能有絲毫的削弱。音樂作為舞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自然也必須發揮好同樣的作用。因此,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其音樂必然是積極的、催人向上的,是能夠配合舞蹈作品給人帶來鼓舞和力量,帶來積極進取的精神,帶來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昂斗志和滿腔熱情的。有"東方舞神"之稱的我國著名舞蹈家賈作光的代表作《喜悅》創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剛剛從十年浩劫中擺脫出來的人民群眾,歡心鼓舞、熱血沸騰。作品一開始就通過一段激越奔騰的音樂將觀眾的情緒點燃,表達了人們經過長久壓抑的心情猛然間打開,所有的郁悶、壓抑仿佛借著音樂和舞蹈傾瀉而出,從而得到釋放,伴隨著音樂的輕松推進,觀眾的情緒也被帶動起來,表現出全國人民振奮精神、拼搏進取,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豪邁之情。因此,這里的音樂與舞蹈融為一體,起到了推動舞蹈情節發展、烘托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
人的生活追求包括兩個方面,即物質的和精神的。以舞蹈為代表的藝術形式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而誕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舞蹈藝術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歡,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可以走進藝術殿堂,欣賞舞蹈家的精彩演出;也可以親自參加各種演出,充分體驗舞蹈給自己和觀眾帶來的幸福快樂。不管哪種形式,只要你參與其中,優美的舞姿伴隨動聽的音樂就會映入你的眼簾`、沖擊你的靈魂。給你的精神生活帶來極大滿足。
近幾年,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廣場舞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在全國各地,不論城市鄉村,只要《小蘋果》、《最炫民族風》、《荷塘月色》等音樂響起,人們就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放松下來、舞動起來、娛樂起來。音樂和舞蹈這對孿生姐妹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舞蹈是美的藝術。舞蹈的美,除了來自舞者肢體動作的優雅舒展,還有這些動作的律動性、節奏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抒情性。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舞蹈是有節奏的步調,就像詩歌是有韻律的文體一樣”;英國的另一位詩人德萊頓也曾說:“舞蹈是腳步的詩歌”,這些論述舞蹈的語言本身就是美如舞蹈的。
舞蹈的律動性和節奏性離不開音樂。如果說舞蹈的肢體動作是晶瑩的珍珠,那么,音樂就是串連起它們的絲線,讓它們成為一件精美完整的藝術品。肢體動作是骨肉,而音樂則是賦予其生命的血液。比如曾登上央視春晚的《千手觀音》,表演者全是聾啞人。對于她們來說,表演時是可以沒有音樂的。但對于觀眾來說,如果缺少了音樂,這還會是那件讓無赦人“激動、流淚”的藝術精品嗎?
綜上所述,音樂是舞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一部舞蹈作品,若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有一曲完美的音樂伴隨。音樂與肢體動作等語匯一起,共同發揮了舞蹈的教育、娛樂和審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