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芳
(江西省安義縣第三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教學生活化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采取生活化的形式,也不是所有的生活化教學內容都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設計好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目前很多教師依舊沒有把握好數學生活化的內在需求,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使得數學教學生活化成為了形式主義。有的教師在采取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進行數學教學時,雖然看起來貼近生活,但是沒有進一步深化問題,將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與之進行真正的結合,無法給學生帶來數學知識的認識和思考,更不能對學生提高數學成績帶來幫助。與此同時,過于形式化的生活教學還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厭倦心理,影響學生學習數字的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深入淺出。因此在課堂上,不少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結合生活化的例子,但如果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但凡遇到新的知識點就結合生活講例子,過于生活化反而丟掉了數學的本質。因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生活化,數學問題是對生活問題的升華,并不能完全劃等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有選擇地合理使用生活化,重在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數學素養,而不是讓學生對數學的探索只停留在生活的表面。
擺脫教學的形式化,首先要進行觀念的轉變。教師要明確生活化的數學應該是從生活中尋找靈感,而不是網絡上脫離實際生活的例子。因此教師要從生活中發生的點滴小事入手,選擇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的生活例子,聯想到相關的數學問題。同時,選取的生活化例子不能脫離實際生活,要使學生在學習后能夠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學習《表內除法》一課時,不要總是以分蘋果為例子,畢竟生活中已經很少有分蘋果的事件發生,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有關除法的其他角度入手。因此,為了避免形式化,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從身邊發現數學問題。
針對上文所說的泛生活化的誤區,教師應該明確生活化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采取生活化的數學例子是為了幫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輕松的氛圍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有價值、有幫助的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從剪紙這一實例入手,剪紙是最直觀和最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例子,通過剪紙能夠引起學生對于對稱軸圖形的認識,從最實際簡單的例子中學習到抽象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內化。
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課后實踐任務,延續生活化,將課上所學的知識真正應用到課后,應用到生活中,促進數學知識進行合理轉化。通過課后實踐,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關于角的知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到家里后,將自己房間里有角的物品列舉出來,并按照角的大小進行分類,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到生活當中,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奧秘。同時,教師要相信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在課后實踐中通過自己的體驗,內化課堂上學習的數學知識,并產生新的發現和收獲,才是數學生活化的真諦。
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能夠幫助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常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又能給學生帶來實踐機會,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相比起考試中的“高分”來說,能夠讓學生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以及形式,要從小學生的真正需要入手,幫助學生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理解數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避免形式化以及泛生活化,端正態度正確認識數學生活化,從教學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課后生活化的實踐,最終將數學與生活有效結合,營造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環境,在有效的課堂中,幫助提高小學數學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