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芳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鎮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人們對數學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就成為廣大一線數學教師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因為新課程是現代教育教學的理論指南,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理論依據。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依然存在,許多一線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成績,而忽略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學生的存在感極低,對知識的學習只能被動地接受,沒有參與的機會。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一線教師過于重視成績,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導致教與學的關系不能達到協調一致。比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不給學生機會,一味地灌輸知識,把元角分的概念,強行灌輸到學生的腦海里,學生在混沌狀態下,就弄不清楚貨幣單位之間的換算。這樣,學生一旦把課堂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就很容易產生混淆。因此,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受到限制,最終導致高效課堂的構建落空,無法順利地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學。
眾所周知,教學手段是學生參與課堂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傳統的課堂上,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不愿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這樣一來,多媒體技術就失去“用武之地”;課堂就缺乏趣味性、生動性;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受到抑制,嚴重地影響到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比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依靠口述的形式,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講解,學生就只能通過教師的描述,對多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強制性的記憶。然后,教師開展題海戰術,就不能進行知識的串聯,更不能順利地構建知識體系。這將嚴重地束縛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教學過程。在此期間,教師必須以課堂為基礎,以學生為核心,密切關注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大門。教師應該采用的具體策略如下:
學生學習動機的產生,是興趣培養和提高的重要表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內心需求,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去親身體驗和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最終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仍以《認識人民幣》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打破常規的一言堂模式,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把自己手中的硬幣拿出來,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形式,研究出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真正理解1元=10角、1角=10分的內涵。然后,教師在新知的傳授中,可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在購物中讓學生學會運用元角分,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優勢。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內心的學習意識更為強烈,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做好鋪墊。
實踐是創新的前提,也是學生創新思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教師只有多給學生創造廣闊的空間,引領學生探究新知,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真正地得到訓練。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把多媒體技術巧妙地運用到教學中。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開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再以《多邊形的面積》課堂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發揮出來,簡單地呈現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其次,教師再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討論中回憶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頭腦中重現表象,建立空間思維,完善知識結構,形成知識體系;最后,以此為基礎,教師可再次利用信息化設備,把不同形狀的多邊形展示出來,讓學生在知識的整理中,找尋出基本的規律,以實現知識的延伸。這將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脈絡,形成獨具特色的學習方式,從而更深入地研究數學知識,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的迸發,是高效課堂得以全面實現的重要表現。為了順利地達到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必須要從上述教學現狀出發,結合本文所提到的教學策略,真正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主,創設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情境,更加緊密地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不斷地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達到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