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生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徐信小學,甘肅 武威 725800)
家校合作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相互配合的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長期合作。然而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給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加強家校合作,改善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忽視狀況,將家校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確保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教學目的的小學文化課程。該課程與提高學生身體生理素質的體育課程大有不同,不能獨立存在,只能以教育活動的形式開展,還要注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環境氛圍。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使得該心理健康活動不能遵循正常教學規律。所以,小學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除了整理相關的教學內容,還要將環境資源、人力資源進行整合。對小學生來說,學校與家庭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兩個環境。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心理疾病等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學校利用綜合教育,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素質疏導,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很多家長的傳統思想就是,把學生交給學校教育,什么事都不去操心,只會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缺乏跟學生真正做到心理溝通,給學生好的心理安慰和心理教育方式、傳統教育模式就是家長和學校不合作,不溝通學生成長的教育觀念,這就嚴重阻礙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學校學習的環境和家庭成長環境都同等重要,所以,家長對于學生成長的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要多與學生講行心靈溝通,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從溝通中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對消極和偏激的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學校要與家庭統一教育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學校和家庭要積極配合,經常溝通教育方式,多溝通學生的動向,雙方都應以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作為最終目的。
學生、家長、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要想保證家校合作能夠長久良好地發展下去,學校與家長還應該對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個聯動活動機制。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促使家校合作更加穩固,從而推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穩定發展。學校還要定期舉辦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講座,為家長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或者利用家長會等形式將家長組織在一起,針對每個學生的近況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既可以讓家長知道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還能讓學校明確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從而讓彼此更加積極配合地開展工作,令學生在家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依據對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造成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感受樂趣與成就感。導致許多學生到其他領域尋求激發自己興趣與成就感的方面。例如:許多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經常被家長責罵,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將自己的興趣點轉移到上網游戲,或者打架斗毆方面,并從中尋找成就感。針對這種學生,家長要提前了解學校的教學計劃,繼而利用學生在家休息的零碎時間,進行引導性教育。
現今科學技術發達,在智能手機普及之后,各種交流軟件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流行起來,如微信、微博、QQ等形式,都是現今較為常見的交流方式。以微信為例:在班主任工作當中,可以通過微信群的形式將所有的學生家長匯集到一起,在群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近況,學校的表現情況與家長進行實時交流,并且在學生的成績或是學習狀態出現波動的時候,教師應該及時與家長取得溝通,詢問學生在家中的情況。
家校合作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換而言之,是否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是衡量家校合作實施效果的關鍵性指標。在開展家校合作時,教師和學生要圍繞學生個性化特點進行針對性的交流,擬定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使學生在參與教育活動過程中自覺、自主地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價值性,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養。例如,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狀況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收獲各種樂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拓寬家校合作內容是十分必要的。智育對于學生發展是重要的,德育、體育等對于學生成長和發展也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也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因此,學校應該把眼光放長遠,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選擇教學策略,同時與學生家長合作,共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和成長氛圍。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關注的焦點,不僅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效果,而且關系到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其人生成長過程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基于家校合作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和價值,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吸引家長融入到學生教育之中,豐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提升健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