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經樂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黃沙鎮學校,湖南 郴州 424214)
低年級班主任工作要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在班級內營造和諧氛圍,并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這是低年級班主任工作應該著重注意的工作重點。新時代背景下,低年級班主任要扮演好引導者和領路人的角色,立足班級管理現實情況來進行反思,優化工作方式,注重孩子們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培養,逐步改善班級管理成效。
在傳統觀念中,教師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無法積極地引領其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低年級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端正評價態度,用平等的眼光來對待每一位學生。雖然低年級學生的性格較為活潑,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相應的優點。比如,有些學生較為活潑,但是他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就比較強,這些就需要班主任來進行細心的觀察和挖掘,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是剛離開幼兒園,學習意識并不是很強,在課堂上并不能做到認真聽講,這樣就會出現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嚴重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學習的開展。在上課時,教師對講課的內容進行提問,學生一問三不知;不能專心地聽講,和周圍的學生說話打鬧;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深入地去思考等各種問題。在這些問題里面,看著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可是教師如果不能及時地去讓學生改正過來就會慢慢地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會給學生以后的課堂上帶來不好的影響,并且學習能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教師發現這樣的問題,要及時地改正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班主任工作過程中,要發自內心的尊重、理解并關愛學生,要基于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情況出發,選擇正確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促進師生之間良性溝通的實現。班主任要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表達欲望,關注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不可帶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對于學生的積極表現,班主任要把握好時機進行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促使其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表現,通過眼神、語言和肢體動作等來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信心,這對于學生健康心理狀態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學生受到成長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些不良習慣,比如不遵守紀律、不尊敬師長等,針對此種情況,班主任不可以為批評,而是要了解學生的內心,理解學生,并通過有效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轉變其思想和行為,并讓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改變,繼而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促進班級管理成效的改善。
能夠讓學生養成提出問題并積極地解決問題的習慣也是值得重視的.在學生積極思考的過程,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思維邏輯很強,思考問題積極的一個學科,所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有助于讓學生知識面更加廣泛、讓學生體會到知識里面的神奇。為了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一些知識點以小故事、小游戲的形式呈現,帶領著學生進入這個情境模式之中,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
例如,小學二年級第三單元銳角和鈍角,教師在課堂上以教室的物品來加深學生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銳角和鈍角?”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去思考生活中遇見的物品有哪些有銳角和鈍角.在提問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性,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盡量做到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思考回答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也讓課堂氛圍更加的活躍。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轉變傳統的交流觀念,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科學性的引導,激發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塑造和諧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才華能夠得到展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我們都知道,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公平非常重要。平等待人,也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核心,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要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同時,在落實班級管理規范中保證做到公平公正,尊重每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給予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一旦發現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時與學生溝通,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疏導,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下去。
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班主任需要耐心地對待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包容學生,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是班級管理創新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學生犯錯或者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班主任要以人為本,給學生傾訴的機會,了解學生的想法,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思考問題,包容學生,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使其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進而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生活中。
低年級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積極高尚的班風,使學生能夠在正能量的環境當中得到成長。作為一名低年級班主任,還要充分把握新課改的要求,引導低年級學生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德育教育,從而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