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宇
(南昌縣向塘鎮荊山小學,江西 南昌 330200)
新課標的改革最終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綜合素質,小學時期作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同樣也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黃金時間段。在當前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并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師應該積極加強對當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強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
從語文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發現,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德、智等全面發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自主閱讀能力也是小學生理解和學習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礎。而且現代社會正在進行飛速的變革,文化體系也在隨之不斷改革,所以學生除了要進行課堂學習之外,也要在課外積極拓展和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而且,學生擁有比較強的自主閱讀能力是強化自身其他各項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的重要基礎。況且,小學生擁有比較好的自主閱讀能力,還能通過各種途徑有效獲取更多知識,并能更方便的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對當前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的改進和創新,從而更有效的培養小學生較強的自主閱讀能力。
在當前小學語文課標順應時代發展不斷變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整個語文教育過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而且自主閱讀能力作為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延伸和強化,不僅能培養小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還能培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所以,老師需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改正和創新小學生的閱讀方法,強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進而促使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現在,筆者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簡單分析了以下幾點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當前新版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活動首先需要激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然后再激發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習慣。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首先需要給學生創設輕松且富有趣味性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在開始利用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情境來導入新課,如此則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并能很容易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老師可以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利用一些栩栩如生的圖畫或是色彩明麗的照片,亦或是一段生動有趣的視頻或動畫,來導入閱讀教學課程,這樣做老師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形象生動的聲音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十分渴望的求知欲,而且學生還能根據這些圖畫或是視頻來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換代極速發展的今天,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情境模擬教學法,通過美妙的音樂,配上恰當的視頻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心靈共鳴。
從語文日常教學活動中可知,質疑是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重要前提,我們都知道只有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產生了疑問,學生才有可能會主動進行思考和分析,如此學生才會在教學活動中有所發現,并能主動去解決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想讓學生自主開展閱讀活動,首先應該明確學生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并鼓勵學生產生質疑,如此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及語文閱讀活動欲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梅花魂》這堂課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某些地方進行疑問,如“作者的外祖父為什么在教她唐詩宋詞時會經常落淚?”,“作者的外祖父為什么在她弄臟梅花圖時要大發脾氣?”,“作者的外祖父為什么送她血色的梅花手絹?”等,通過這養一個一個深入文章中心的疑問,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了解作者外祖父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自主閱讀和探究的積極性[1]。
從實際教學情況中可知,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需要借助相關的平臺來展示,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積極性。所以,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閱讀交流活動,提供一些方便學生展示自主閱讀能力的機會和平臺。例如:老師可以開展課本劇表演、詩文朗誦活動或是讀后感交流會等,鼓勵學生積極展示各自的閱讀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而且,語文閱讀活動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為了更好的開展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自主性,老師可以把課內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擴大學生的閱讀空間,增加學生的閱讀素材,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強化閱讀教學活動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才能有效激發學生閱讀活動的主動性[2]。
我們都知道自主閱讀能力是小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語文學習活動順利且有序進行的必備能力,同樣還是小學生進行其他科目有效學習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老師需要重點關注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并積極響應當前教育行業語文新課標提出的重點要求,并積極探索相關合理且有效得策略,及時改變當前師生的閱讀理念,強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