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維
(江西省樟樹中學,江西 宜春 331200)
地方紅色文化具有獨特性、多元性、廣泛性以及開放性特點,地方紅色文化的傳承對于我國青年人才的培養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地方紅色文化的融入還可以讓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得到有效創新,幫助高中語文教師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地方紅色文化的融入可以讓語文課程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現階段,我國課程體系結構存在單一化特點,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不利影響。江西省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此類文化資源內容,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語文課程結構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紅色文化的融入還可以讓學生語文學習空間得到拓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了解紅色文化[1]。
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不再僅僅是語文知識傳授者,既要扮演好學生學習引導者的角色,同時還應履行好自身語文課程開發者的職責。但就目前來看,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普遍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職責履行不利的問題,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入對于教師教學角色轉變具有促進意義。在紅色文化內容支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討論交流活動、戶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主探索文化知識,獲得啟發,而在活動中,學生與教師角色會發生轉變,讓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地方紅色文化的融入可以讓我國優良傳統得到繼承,可以讓學生本土情懷得以激發。江西省紅色文化包含井岡山斗爭、八一南昌起義等多種內容,通過對此類紅色文化資源予以有效應用,可以讓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得以提升。除此之外,這種教學方法還可以讓學生鄉土情懷得到培養,讓學生對地方文化具有主動保護意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地方紅色文化的融入可以讓教學情境得到有效創設,可以讓高中語文教學氛圍變得更為愉悅,進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熱情。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和學生實際生活相對較遠的內容,如舊社會生活題材文本內容、革命歷史題材文本內容等,學生理解難度相對較高,而利用地方紅色文化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此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如在《包身工》的教學過程中,其講述了上海等地區包身工的悲慘遭遇,為讓學生對文本內容做到深入理解,筆者就融入了江西省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歷史事件,使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講解,利用此紅色文化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清晰文本內容與當地真實歷史事件的聯系,可以讓語文課堂教學感染力、表現力得以增強,讓學生更為深入了解作者所描繪的精神內涵。
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利用地方紅色文化,可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比較閱讀活動,讓學生思維空間得到有效拓展,讓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質量得以提升。在比較閱讀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可以針對語文教材中的作品引進類似作品,讓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內容和教材文本內容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生找尋作品中的共同點,找尋作品創作一般規律;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引進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讓學生深入探究作家的寫作思想、寫作風格以及寫作特點。如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曾引進具有濃郁地方紅色文化色彩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讓學生開展比較閱讀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為了解偉人毛澤東的創作風格以及創作思想。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闡述了兩首詞的寫作背景,為學生提供比較閱讀探究思路。
1.素材積累
高中生寫作教材的積累水平對于學生寫作活動的高效開展具有重要影響,現階段,在高中生寫作教學中,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無從下筆的主要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不足。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地方紅色文化可以讓學生積累多種寫作素材,讓學生更為關注社會生活,并積極從歷史、社會中完成素材提煉工作,讓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到激發。
2.作文訓練
作文訓練題材的豐富與否對于學生作文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影響,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多種建筑說明文內容,為讓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寫作特點以及寫作技法,教師應帶領學生開展說明文寫作活動。但文字素材很難激起學生寫作欲望,對此,筆者就曾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介紹江西省當地的革命遺址、紀念館以及以及紀念碑等內容,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參觀,完成寫作。
地方紅色文化的融入可以讓高中語文教師組織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如筆者所在學校就曾組織學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的演講比賽活動,學生通過參與演講活動,可以讓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與勇氣得到培養;而在素材積累中,可以讓學生感受江西省革命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在演講稿寫作中,為驗證自身論點,取得良好比賽成績,學生需要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寫作技巧,進而起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在教學情境創設、比較閱讀活動、寫作教學開展以及實踐活動組織中融入地方紅色文化,可以起到豐富課程教學內容、促進教學角色轉變、促進教學角色轉變的主要作用,進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培養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