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盈盈
(南昌市十二中,江西 南昌 330025)
初中數學的作業設計與評價作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起著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作用。因此,怎樣高效的進行數學作業的評價與設計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地引入互聯網進行課后作業布置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應用互聯網進行課后作業布置,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的課后互動,也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學習效率。
互聯網技術的特點,就是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互動。教師通過互聯網技術布置課后作業,一是可以隨時動態監控學生作業完成的進度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二是針對難度較大的課后作業學生可以及時與教師進行線上溝通,提高學習效率。通過互聯網的有效運用,就顯著增強了課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應用互聯網技術布置課后作業,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互聯網模式下的課后作業布置,是一個動態監管的過程,學生在完成初中數學作業的過程中可以時時反應遇到的問題,教師也通過互聯網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時時監管。因此,互聯網模式下的初中作業布置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這種時效性反應到教學過程中,就表現在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教學效率大幅提高。
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應用,可以讓學生自主的接觸到大量的學科知識。對于初中數學作業布置而言,有效的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運用網絡,可以讓學生根據作業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就行自主學習,通過搜索互聯網信息,學生對當天布置的作業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由傳統的被動完成作業轉變為主動完成作業,實現了變被動為主動的跨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可以進行即時溝通的社交軟件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社交軟件具有互動性強,可以隨時相互溝通等特點,將這些特點應用到初中的數學課后作業布置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溝通軟件隨時與學生保持聯系,解答學生的學習困惑,學生也可以通過溝通軟件隨時向教師提出疑難問題。因此,我們廣大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運用各種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通過建立初中數學作業的QQ群或微信群,將學生、教師創建在同一個群內,課后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上傳學習資料,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回家后通過終端設備查看作業信息并按照要求完成布置的作業任務,這種方法節約了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業的時間,而且學生通過閱讀群內信息對布置任務更加明確。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群內充分互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決,學生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上傳作業,教師隨時對作業進行批改并對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這就有效的提升了學習效率[2]。
與傳統的書本作業練習不同,網絡題庫具有題庫資源豐富,題型新穎獨特等特點,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初中作業設計時要充分利用網絡題庫的優勢,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實際,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的課后練習。教師也要注重新穎題型的引入,這些新穎有趣的題型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效率。例如在寒暑假期期間,因為中學生的寒暑假期普遍較長,傳統的教學手段就會將學生與教師的聯系割裂,而運用互聯網技術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首先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隨時與學生保持聯系,并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認真分析,針對每一名學生的具體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利用網絡安排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自主通過互聯網搜索,尋找與自己較難掌握的知識點有關的習題進行反復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引導者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主動搜集訓練習題,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就是互聯網教學的巨大優勢,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題庫內容豐富多彩[3]。
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全局意識和戰略思維,充分理解互聯網+教學的豐富內涵,互聯網+教學手段多種多樣,微信群和QQ群以及網絡題庫只是其豐富內涵的幾種具體表現形式,互聯網+的真正內涵是通過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一是搭建起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讓學生與教師在互動的過程中加強教學效率;二是學生通過運用互聯網手段養成主動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并在運用互聯網的過程中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互聯網+的具體應用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還可以通過視頻同步講解習題,學生自主搜索答案解析等方式展開課后作業的有效設計與評價[4]。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種多樣。我們廣大的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這一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工具,讓課后數學作業的設計與評價與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聯系,讓課后習題訓練與評價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