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鋼
(江西省樟樹市第三中學,江西 宜春 331200)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而學生的讀圖能力則是如何運用這種工具的重要指標。之所以說地理圖是重要的教學工具,是因為地理圖能夠將復雜、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簡單、更具體,從而使學生更高效地進行學習。但是這種高效也十分注重學生的讀圖能力,從某種角度來看,學生的讀圖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只是,目前的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仍問題重重,學生讀圖能力仍較為低下。因此,本文提出問題,探討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就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讀圖能力而言,仍會出現很多問題。俗話說“興趣是做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興趣才能夠更好地展開學習。但是,從眼下來看,學生對讀圖學習并不具備興趣。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來自,大部分教師仍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給人的感覺是枯燥、乏味的,很難讓學生更主動地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則是當前讀圖教學并沒有做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展開想象,也無法聯合生活,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難度不斷加大。在此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學生的讀圖興趣自然難以提高[1]。
就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低下的現狀來看,很大一部分成因是來自學生不具備讀圖技巧。地理圖本身是由大量線條與標記組成的,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這些線條和標新,知道它們的含義,從而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們。但是這其中這也反映出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足。此外,在了解了線條和標記的含義后,還要知道怎么運用,這也是讀圖技巧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大部分學生,不僅缺少基礎知識,也同時缺少讀圖技巧,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地理圖時,容易大腦空白、手忙腳亂。不能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2]。
在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五步讀圖法”來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圖習慣。即,讀地圖的名稱、讀地圖的比例尺、讀地圖的方向、讀地圖的圖例標記以及結合學習目標瀏覽地圖?!拔宀阶x圖法”是當前初中地理教學中,較為科學、正確的地理讀圖方法。教師以此為基礎進行指導,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讀圖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3]。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在逐步成熟,并逐漸走進初中地理課堂。因此,在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基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有著更為豐富的知識呈現手段。不同于教師單一的語言教學,多媒體能夠同時提供動畫、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形式來展開教學。一改往日教學的枯燥、乏味,使教學更具趣味性,在培養學生讀圖興趣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中國人口增長圖”時,教師便可以制作相關的視頻,以近十年或者近二十年的中國人口變化為基礎,通過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以此來進行延伸,分省份地展現中國人口變化,讓學生了解中國人口增長變化的同時,也能夠了解人口的地區分布,使教學更為完善。同時,在多媒體視頻的播放途中,教師也可以進行講解,以人口增長對社會、經濟、家庭等多個方面的影響進行切入,讓學生通過人口增長圖,進一步地了解中國社會變化[4]。
在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達到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教學目的。就當前初中生的讀圖能力而言,僅憑自身力量,很難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探討,各取所長,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來呈現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以及青藏地區。然后將學生們進行分組,來討論這個四個地區的不同。并引導學生們以地形、氣候、文化、經濟等角度來展開探討。但是,在分組時,教師要注意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把控,保證每個小組都有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使每個組的平均水平不會相差太多。同時,在小組探討過程中,教師也要時刻觀察學生的進度,對學生在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聆聽與反饋,不時地通過提問來進行引導。待學生們討論完畢后,教師在讓每個小組的代表進行發言,說出本組的討論結果。而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也不難看出,小組之間發言的共同點與不同點。教師要對其在心理進行快速總結,然后根據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指導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讀圖能力[5]。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指導學生讀圖的步驟,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讀圖習慣、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呈現地圖信息,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讀圖教學,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等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意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正確的讀圖習慣,并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