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農安縣永安鄉初級中學,吉林 農安 130233)
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理念是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訴求,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符合國家素質教育課程目標的教學理念。提倡學生計算能力教學是當前階段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個教學探索手段,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當前階段,我國部分初級中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認識尚且不夠到位,仍然固守著較為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對于學生筆算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忽視了學生口算、心算、估算能力的提高對其今后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想要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教師首先要革新教學觀念,不能規行矩步,應當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作為引導者與協助者參與學生數學計算的探索學習[1]。對于不同學習程度與天賦的學生,教師應當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能夠很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于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創新性與敏捷性至關重要。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找到計算能力的提高對于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意義。
例如,教師在上《整式的加減》這一節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狀況進行不同的算法引導。針對“已知整式6x-1的值為2,y-1的絕對值為3,則(5x2y+5xy-7x)-(4x2y+5xy-7x)=”一題,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可以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然后教師先聽一聽學生對于本道題的計算方式。有的同學能夠用心算方式迅速說出答案,有的同學需要習慣運用筆算方式進行解答。不管學生運用何種計算方式,教師都要表揚和鼓勵學生的積極和主動,然后結合學生的自主思考方式再進行優化算法的引導,讓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探索,即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材施教。
當前階段,我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只注重結果,對于解題的過程,教師有所忽略。為了彌補這種教學現狀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不利影響,教師應當將學生進行計算訓練時的解題方式重視起來,認真分析學生的計算過程,剖析學生的數學心理,促進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進一步提高[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多樣化算法的優勢,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訓練的過程中,加入計算方法的知識,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對于數學計算探索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相關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解題的過程和所用的計算方式,引領學生體驗更加簡便、更加快捷的計算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計算的多樣化的魅力。教師在學生做完習題訓練后,可以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引導學生開展計算方式的相關探討,教師可以針對一道習題舉例列出多樣化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比較其中的不同,讓學生了解其他算法的特點,然后學生才能舉一反三,得到較大的提高。
當前階段中學生在學習數學計算時,對于算法的優化認識還不夠到位,數學計算意識上有所偏差。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數學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將多樣化的算法教學巧妙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探索中,走適合本班學生的創新數學教學道路。當前研究出的適合初中學生的教學方式包括歸納——演繹法、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指導法、實踐法、競賽法、教育經驗總結法等多種創新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教學課程改革中一項較為適合當代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新理念,對于當代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計算的優勢,通過多樣化的算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體會到數學問題探索的樂趣。另一方面,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將計算能力的培養融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發展,以此培養出具有夯實數學基礎與卓越數學能力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