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文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凡是不利于實現立德樹人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鐵路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大國工匠的搖籃、立足服務社會和傳承鐵路文化的重要陣地,必須時刻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使其成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學習的首要任務。
德智體美勞,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領性作用。目前專業課程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沒有很好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沒有德的引領,在技能學習上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合作訓練、實訓設備共享、技能技術傳承等。改革改進德育融入工作,要重點把握“信、心、全”三個字。“信”是信仰,要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教育學生信馬列,聽黨話、跟黨走,樹牢“四個自信”,正是由于我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的高鐵建設才能位居全世界第一。“心”是心理,要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專業課程結構遵循先實踐-理論-再實踐過程,做好職業教育這個類型教育。“全”就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從入學第一節專業課到離校最后一節專業實踐課,滲透到每個專業、每個課程、每個班級讓學校成為化育為人的天地,而不僅僅是教授知識和技能、發放文憑的場所。
教師是職業教育直接傳承者,大多數教師都是未接受過職業教育,它與我們接觸的大學教育的學情和目標不同,經過實驗證明,高職教育要擺脫教與學的傳統模式,需要學生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思考頓悟—知識內化,遵循工作知識的學習規律,先通過體驗學習隱性的工作經驗知識和策略知識,形成感性的認知基礎與初步的技能,后進行顯性的技術理論知識學習,形成技術概念,再開展運用技術理論知識解決工作實際問題,實現頓悟內化。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一線生產崗位的工人,他們大多工作需要付出體力勞動,平時的技能訓練需要刻苦和體力的支持,身體素質尤為重要,改進高職的體育教學,切忌“放羊”“跑圈”,做到“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現代健康,不光是指身體健康,現在學生學業壓力大、就業壓力大,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咨詢服務,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培育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要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觀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
全國教育大會把“勞”列入全面發展的素質要求,豐富了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總書記作了深刻論述,強調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要求加強勞動教育。我校在每一學期都會有一周勞動實踐課,主要實踐內容是打掃實訓室、維護實訓設備,全學院大家經過一周的努力,實訓室煥然一新,同時師生共同勞動,老師也起到了表率作用,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信任和相互了解,同時也把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引導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喜悅,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
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堅持以“立德樹人”貫穿高職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培養人,培養全面的人,努力開創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2019年,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朝著“改過來”的目標下功夫,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于德、弱于體和美、缺于勞的問題,換腦筋、換思路、換辦法,改環境、改途徑、改習慣,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以新的方式推進立德樹人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