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平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上紫口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將創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來,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目前在小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教師應該從時代發展、教育改革以及學生自身發展的多重目標出發,優化教學設計,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構建更加有利的空間。
創造者通過創新意識地驅動,運用已有的知識在想象能力以及聯想能力重組加工后,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就是我們所說的創新思維。在以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還是以計算訓練為主,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運算題目進行訓練,但是由于對計算能力著重培養,就忽視了對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一直在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下成長。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呼聲也越來越高,在新課改中所修改的教學大綱中都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有一定地側重。因此,面對時代呼聲,教師要主動去接受新式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讓小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具有基本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也為學生以后的課程學習以及個人發展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
自我表現是個體獲得認可的基本心理需求,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尚未成熟,更加需要通過自我表現展示自我價值。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這一心理要求,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緩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壓力,將自己的想象表達出來,讓創新能力在想象力的助推下不斷發展。師生關系是構建課堂環境的主要因素,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呈現出從屬關系,即教師掌握著教學的主動權,對教學過程全權安排,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指導,這種自上而下的關系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缺乏平等性,讓學生在自我表達中顧慮重重。針對此,在課程改革中,小學數學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態度,重新構建平等的、民主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師生在相互尊重的互動溝通中形成利于創新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展示的教學氣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言:“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創新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自我探索、自我體驗中獲得真正的成長。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意識到改變角色的重要性,并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這也是新時期教師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避免傳統的機械化教學,反復實踐引導學生,改變學生被動吸收知識的情況,實現師生互動促進共同發展。與傳統的“剛性”課堂相比,學生喜歡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可以致力于學習,提高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一旦學生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不僅要重視現在的知識教育,還要注意在學生提問過程中發現更多問題,洞察學生的學習,傾聽并理解學生的意見,然后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僅需要教學,而且要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和指導,只有發現問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從直接上課到輔助教學的轉變要真正的凸顯教師的作用,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適應教育發展,更好地為教育事業服務。
一個良好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除了應當具有很大的興趣之外,作為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中,我們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去獨立思考,自主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基本的知識內容做起,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并且要求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和回答。例如,在我們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這一章節內容時,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一知識點,并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中給同學們講解了基本的公式之后,我給同學們出了一道基礎的習題,先讓同學們自主思考,解決三角形的高、底的具體量,然后再結合具體的公式來進行運算。在運算的過程當中,有的同學向我提出疑問“老師,三角形的高不好找”,我針對該同學提出的疑問,引導同學們利用畫輔助線的方法再進行思考,最終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正確的找到了這道題中三角形的高;并且在這過程當中,有一位同學還利用一些我們沒有學過的方法來找到了另一條高,我對于該同學的大膽創新及時給予了鼓勵和表揚。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數學學習當中,引導同學們去獨立的思考完成作業,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也有利于我們教學工作的進行。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年齡階段的特性以及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科性質,使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身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的與時俱進,對小學生在數學這一科目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基礎。